关键词
两汉训诂与儒学之互促发展研究
作者: 李芬芳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   训诂   历史   两汉   儒学  
描述: 训诂自两汉兴盛,完成了从单纯实践到理论阐释的过程。这种蓬勃发展的局面是依托经学而确立的,经学大师多是解读儒家经书的宗师。在儒学独尊的格局下,训诂和儒学联系最为密切。训诂学为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三大主流学科(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之一,以语言阐释为研究对象,并为阅读理解书面语言服务。训诂学与儒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儒学经典是训诂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汉代则是儒学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学者们正是在对儒家典籍的不懈诠释中,逐步积累训诂之经验,总结出各种训诂方法,创立各种训诂条例,发
隋唐训诂与儒学互促发展关系研究
作者: 张春燕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训诂   互促发展   儒学  
描述: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其内涵博大精深,对社会思想领域的影响绵延至今。而训诂学作为中国传统语言学科的一个分支,对我国语言发展的推动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隋唐时期的儒学和训诂,仍然承袭着先秦以来的传统,保持着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辩证发展关系。训诂在隋唐时期的儒学复兴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隋唐时期的统治者,认识到了儒学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致力于儒学的恢复和发展,如兴办学校,搜集、整理、研习儒典,采用科举制度招贤纳士,规定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为取仕的主要内容等等。然而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到了隋唐时期
唐代儒学地位探析:以“权力秩序的建构”为考察视角
作者: 王汉儒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宗教   道统     儒学     士族  
描述: 三教并存,儒为根本。唐代统治者奉行“以儒治国”的基本国策。宗教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有力的统治工具在李唐治邦安国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李唐统治者们一方面徜徉于佛道之间,认真利用宗教的特殊作用来维护统治;一方面通过“三教论议”将佛道的宗教关怀与儒家的治世纲领对接,实现了三教共佐王化。武宗灭佛从反面说明了宗教存在对于国家的意义,儒学才是唐王朝的意识形态。 尊孔兴儒、科举取士、统一经学可谓李唐“以儒治国”的一体两翼。唐王朝通过尊孔兴儒自上而下来推广儒学,此谓一体。科举取士与统一经学则成为“以儒治国
论司马迁在中国儒学思想史上的地位
作者: 赵丽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司马迁   儒学  
描述: 司马迁在中国儒学思想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本文将围绕这一题目展开论述。文章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司马迁弘扬儒学的功绩,第二部分讲司马迁对先秦、秦汉儒学思想的继承和全面创新。 文章的第一部分包含了两个小标题。首先,司马迁记载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儒学史,它可分为三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其代表人物为孔子、孔子弟子及孟子、荀子;秦汉之际的儒学,此时六艺湮没;汉代儒学,其代表人物为诸学者及学官。这一标题的写作始终围绕着两个重点:一、儒学与六艺的关系;二、儒学在各个时代的不同遭遇。通过这一标题,我们可以
刘述先新儒学思想述评
作者: 魏彩霞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述先   新儒学思想  
描述: 刘述先新儒学思想述评
南宋书院之理性精神研究
作者: 彭存芳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南宋书院   人文精神   理学  
描述: 唐末五代之后,割据混战,值“礼崩乐坏”之时,而南宋则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之下,迫不得已偏安于江南之地,自此虽然是独占一方,国家却是百废待兴,再加上以往“重武轻文”的兵戈之策,导致两宋统治者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抑武扬文”之策,从而维护自己中央集权的国家统治。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以自己的理学认识来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并通过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来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国家之稳定,促成了南宋学术研究的繁荣发展,尤其是作为占主导地位的理学思想,更是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阶段。文章通过对南宋书院与理学之关系的思考,论述了书院之理学精神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对当今教育人文关怀的影响,使我们重新认识儒家的精神文化对我们的社会稳定以及学术繁荣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从我国古代的书院规制,自由论辩之风,以及学术会讲等各个方面论述了南宋书院之所以繁荣的原因,更加引发了我们作为后世人的深切思考。因而,研究南宋理学与书院之关系,尤其是南宋书院之理学精神,对我们当今的社会尤其是教育界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南宋书院中以德育为主的教学目的,也值得我们深思。
< 1 2 3 ...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