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华人关系互动中的缘分运作及其心理适应历程
作者: 暂无 来源: 本土心理学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缘分   关系   人际互动   心理适应    
描述: 本文採取「一種心智,多種心態」之原則(Shweder et al., 1998),從義務與實然兩種層次中的關係主義下進行論述,亦即不只從「儒家」的差序倫理來看待關係互動,同時還從「佛家」與「道家」的觀點探討關係適應。本文提出一個「關係互動中的緣分運作與心理適應歷程模型」,說明人類共有的心理狀態,並能解釋特有的本土文化與行動。以「自我曼陀羅模型」與東西方「控制觀」做為理論發想基礎,再將「儒」、「釋」、「道」三種文化思維以及華人「天命觀」考量在內,綜合過去實徵研究發現,初步建構一個探討華人關係互動與心理適應的嘗試性理論(tentative theory),並以本土概念中的「緣」做為理論建構取徑,希冀透過此模式之建構,從文化與心理適應兩層面更深度的剖析與釐清本土人際互動中的運作機制,以更精準且契合地說明我們特有的本土關係互動全貌。
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的自我实现观:概念分析与实徵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本土心理学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取向的自我实现   个人取向的自我实现  
描述: 本文先梳理出西方文化中以發展「獨立自足的自我」為基礎的「個人取向自我實現」的原型概念,亦梳理出華人社會中融合了儒、道、佛三大傳統,又以儒家思想為主導,以發展「互依包容的自我」為基礎的「社會取向自我實現」的原型概念,作為「應然」層次上的理論分析。再以28位台灣大學生在焦點團體討論與短文撰寫中所陳述的自我實現構念為資料來源,進行「實然」層次的心理學分析,發現現代華人自我實現本質內涵的三大範疇正包容了個人取向與社會取向的自我實現構念,即「完全做自己」、「以成就回饋家庭」及「自我安適,兼善天下」。最後,透過兩個層次的分析與對話,試圖關照位在東西方文化交匯十字路口的現代華人對「自我實現」的體認與實踐。
追求与变迁:天人合一境界与中国人的国民性格
作者: 暂无 来源: 本土心理学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忘我   自我意识   国民性格  
描述: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儒、道、釋各家都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以至成為一種主流文化。從心理學上看,這一境界並不神秘,它是一種「忘我」的特殊的自我意識狀態,一種靠「忘我」的自我修養達到的精神境界。對此種境界如此孜孜以求,勢必影響到中國人的國民性格。中國人人格中的泛宗教的神秘主義絕對與此有關。中國人沒有上帝的概念,但是信仰神仙,相信鬼神,追求達觀超脫,體察天人感應,能夠樂天知命。如此的觀念與行為成為人格之穩定特徵。本文試對文藝作品中人物的這些特徵作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es),發現天人合一之追
心学:中国本我心理学的开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本土心理学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心理学   psych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自我   of   心学   本我   xue   studies   self   xin  
描述: 本文旨在澄清中國人的心學與心理學之間的聯繫問題。我們肯定心學不等於心理學,但是也不同意心學只是準心理學。從整個歷史發展來看,心學是中國士人的本我心理論述。掌握論述權力的知識份子對本我的安身立命所發展出來的心理學論述,包括基本理論與相互辯駁而衍生的知識,以及透過生活鍛鍊試圖閉展日用常行的實踐。自陸九淵設「槐堂」講授心學至今八百餘年,心學承續道儒的傳統專業語言,下了一個轉語:「心即理」,整個論述轉向「內心的風光」,而以盡心盡性為基礎,發展出至今不絕的本我心理論述。依此傳承,本土本我心理學的特徵在於本體本我的存養與鍛鍊,其中涵攝本我「溯源論」(心體)與「目的論」(倫常)兩個體用相間的體系,而以本我砥礪淬發為根本的立身立心之道,若與現今西土自我心理學相較,當可發現心學所立基的倫理性與超越性實足供本土心理學接枝,進而為本土本我心理學所開展。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