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孔子哲学咨询思想探讨
作者: 陈红   倪策平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哲学咨询   孔子   《论语》   对话  
描述: “哲学咨询”的兴起是对“苏格拉底对话”的传承,而孔子的哲学咨询思想体现在《论语》的对话中。孔子的哲学咨询主要有问“仁”、问“政”、问“君子”等。“仁”是孔子哲学中最重要的哲学思想,孔子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孔子主张“德政”,认为选拔贤才就是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做合适的事;问“君子”则提出君子必须具备“仁、智、勇”三个方面的品德。个人交友之道、家庭伦理问题也在《论语》的对话中出现;孔子根据弟子的不同个性而给予不同的咨询目标。孔子哲学咨询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有指导意义。
论王通的儒风变古及其典范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通   儒风变古   三教可一  
描述: 魏晋南北朝以来,佛、道势力迅速膨胀,儒学式微,王通以道自任,主张儒风变古,自觉地祭起弘扬儒学的大旗。他跳出传统经学章句注疏的藩篱,把儒学与现实结合,认为儒学的复兴与重振应该利用、吸收和凭借释道二教的资源,以实现“三教归儒”、重建儒学新体系的最终目的。王通提出“三教可一”“穷理尽性”的理论,承认了三教独立存在的价值,坚守儒学正统的立场,使儒学真正融化并吸收释、道二教的思想因素成为可能,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有重要典范意义。
论韩非的法律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韩非   法律思想   法家  
描述: 作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法律思想的形成深深根植于战国后期社会秩序失范与其母国韩国政治动荡的时空条件,具有浓重的“奉法图强”的工具色彩。他基于线性历史观和人性论,主张将法、术、势三者统一起来,施行依托君主威权、以法度为基本依据、以灵活的策略作为调节手段的治国谋略。韩非法律思想的形成并非凭空想象而来,而是在继承和发展早期法家学派术治、势治和重刑思想的基础上,又扬弃了儒、道、墨各家中礼法合一、君道同体和实用主义的思想。只有把握“继承—拓新”和“通融—互动”这两条线索,才能完整理解韩非复杂的思想体系。
见机而耐性,妙悟生光明——“妙悟”说在中国佛教文学中的发展历程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文学   禅宗思想   妙悟  
描述: "妙悟"本为佛典用语,在中国佛教文学中应用广泛,许多作品体现了"妙悟"内涵。"妙悟"作为中国佛教文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与禅宗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梳理"妙悟"如何借用到中国佛教文学,又如何被接受并融入中国儒释道等多重思想,最终成为中国独具特色的一个诗学范畴,并对"妙悟"在佛教文学中的发展进行脉络打通,参前观后,一以贯之,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妙悟"说的时空发展线索。
西汉中后期的儒宗宰相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宰相   西汉   儒宗  
描述:  西汉中后期出现了一批"儒宗宰相",他们是当代鸿儒,享有很高的声誉,就文化素质而言,堪称杰出人才。但是他们所逢之时,相权已经受到严重削弱,在皇权加强的政治体制下,他们难有大的作为。作为"识时务"的儒者,他们中的多数以"持禄保位"为基本的人生宗旨,缺乏责任感,在政治上不敢建树。这也为西汉后期的朝政蒙上了阴影。
试论贾谊的哲学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代   哲学思想     贾谊  
描述: 贾谊是汉代著名的思想家。贾谊的哲学思想前后期有所不同,前期是道的本体论,后期则转向天地生成的自然观;贾谊后期在自然观上趋向于唯物主义,并逐步形成无神论思想;贾谊的理势观正是继承并发展了道、理观点而形成的;贾谊的易学思想继承、发挥了《周易》变易思想的落脚点,并体现在现实社会政治问题上;贾谊的道术思想企图突破道、儒两家的藩篱,究天人之际,探索世界本原,为建立一个世界模式而努力;贾谊礼的思想不仅仅是上层社会的润滑油,也是上下层社会之间的调节剂,是一种统治方法。
中兴名臣,一代儒相——刘健生平事迹述评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正德帝   刘健   弘治帝  
描述: 明自英宗以后 ,王朝每况愈下。独有弘治一世 ,政治清明 ,百姓安居 ,堪称“中兴之世”。是时涌现一大批良臣贤相 ,刘健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他为内阁首辅当朝八年 ,辅佐弘治皇帝革除弊政 ,励精图治。其为人正直 ,敢于犯颜直谏 ,被弘治视为心腹临终托孤。作为顾命大臣 ,刘健对荒戏的武宗极力匡扶 ,屡次上疏极谏。最后去权阉不成 ,忿然请辞
先秦儒墨学说的异质性特征分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墨子   墨家   孔子   儒家  
描述: 先秦是我国哲学思想的原发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儒墨学说,是两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在百家争鸣的学术舞台上平分秋色,并称“显学”。但作为“显学”的儒墨学说,在汉以后分为两途,儒兴而墨绝,其中主要原因应归结于两家学说的异质性特征的凸显。
《易林》道家思想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易林   焦延寿  
描述: 焦延寿《易林》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确是一个特异的存在,在它身上,儒、道、阴阳诸家思想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囿于篇幅,本文着重阐发了《易林》的道家思想(前人均未涉及这方面),并藉以为开展《易林》思想研究抛砖引玉。
孙皓时期皇权的强化及其与儒学朝臣冲突的加剧——孙吴后期政治史研究之二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皓   皇权   士大夫   佞小  
描述: 252年孙权去世,孙吴皇权一度旁落。孙皓继位后,清除权臣,政由己出,一度整肃朝政,颇得赞誉。不过,作为孙吴末代专制君主,孙皓地位稳固后,努力强化皇权,主要表现为重用佞幸小人,加强对儒学朝臣的监察,迁徙都城,甚至无端地兴师北伐以搏取声望。在生活上,孙皓则荒淫奢靡,并无稳定社会、增强国力、体恤百姓的愿望与举措,引起了儒学士大夫的激烈抗争。对士大夫社会的清议之士,孙皓多有杀戮之举。士大夫社会的疏离,动摇了孙吴统治的基础。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