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儒学在汉代教育制度下的性质转变
作者: 李蓉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皇权   儒学性质   《史记》《汉书》   汉代教育制度  
描述: 儒学本是一个学术流派,但是在政治运作中性质发生了变化,成为政治工具和统治者的意识形态,这可以从《史记》和《汉书》的相关叙述中得以观察到。儒学在汉代教育制度下性质发生了根本转变,这种转变的关结点是汉武大帝。
为礼所缚的汉代皇权——有关礼之规范功能的一个考察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法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皇权   儒吏     规范  
描述: 在中国古代,礼无疑是一套自洽的规范。法律史学界一般只论及礼对法典的影响,很少探讨礼本身,更缺乏对礼治场景的细节性分析。由于汉朝是儒家占据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初始阶段,因此汉朝皇权与礼制的关系是考察这一
明世宗修订释奠礼及其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孔庙国子监论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皇权   释奠礼   修订  
描述: ,增祀传道之儒。此次释奠礼的修订突出了理学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强化了纲常礼教,但更重要的一面则是凸显出皇权政治的扩张需求。
皇权与礼制:以明代服制的兴衰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求是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皇权   礼制   明代   服饰  
描述: 始于三皇五帝的中国皇权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儒、法两家的理论支持,并在秦汉两代臻于完善。与以君主为政治目的的法家不同,儒家在理论上将皇权置于礼教的完整体系之内。通过一套系统的礼仪规则,儒家在维护皇权
孙皓时期皇权的强化及其与儒学朝臣冲突的加剧——孙吴后期政治史研究之二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皓   皇权   士大夫   佞小  
描述: 252年孙权去世,孙吴皇权一度旁落。孙皓继位后,清除权臣,政由己出,一度整肃朝政,颇得赞誉。不过,作为孙吴末代专制君主,孙皓地位稳固后,努力强化皇权,主要表现为重用佞幸小人,加强对儒学朝臣的监察
儒学在汉代教育制度下的性质转变
作者: 李蓉   来源: 文学教育(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汉书》   皇权   儒学性质   汉代教育制度  
描述: 儒学本是一个学术流派,但是在政治运作中性质发生了变化,成为政治工具和统治者的意识形态,这可以从《史记》和《汉书》的相关叙述中得以观察到。儒学在汉代教育制度下性质发生了根本转变,这种转变的关结点是汉武大帝。
明代经筵制度新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集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讲   皇权   经筵   明代   讲章  
描述: 。万历中期以后,皇帝几从前朝消失,即便日讲也难以维持。经筵辍讲日日撰讲章这一权宜之举,代替经筵面讲,被推广到日常讲读日,并由此固定下来。这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经筵无法持续的僵局,但反映出翰林乃至内阁儒臣在面对日益扩张的皇权前的无奈。
城建规划的文化内涵--七大古都比较研究之二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皇权   匠人营国   古都规划   象天法地   阴阳八卦  
描述: ;以儒家的经典<周礼><周易>作为城建规划的指导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古都规划的一个突出特点;同时,佛教、道家的思想与理念在古都规划中也或多或少地有所反映.因此,中国古都规划的文化内涵可以用以下4句话来概括:规划以礼,皇权第一,儒佛并用,象天法地.
致董子仲舒之信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史参考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皇权   儒家思想   五行学说   士大夫   天人三策   董仲舒   春秋   现代知识分子   治理秩序   秦制  
描述: ,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此处记载过于简略,学生始终好奇一个问题:先生三年不窥园,所深思者何?反复阅读先生“天人三策”,学生有一大胆推测:先生研精覃思之问题是如何去秦制,驯化秦制之专制皇权。 其实,此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