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东晋南朝会稽孔氏家族的文学创作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会稽孔氏   文学创作   东晋南朝  
描述: 孔氏家族成员著述比较丰富,在南朝世家大族中占有突出的地位。留存至今比较完整的作品,应用公文占有大部分,从内容上看具有明显的家族特征;此外还有一部分作品,包括诗、赋、书信等,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是孔氏家族文学中比较有文学价值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六朝文学的特点。
觉醒·遮蔽·迷失──孙中山政治思想系列之三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大同思想   民生主义  
描述: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可以归结为“重民”、“养民”的传统思路,不仅是这一概念的由来,还因为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关心国事民疾的积极入世的人生性情是民生主义产生的前提条件,更因为民生主义本质上是孙用中国的大同思想过滤各种社会主义思想的结果。作为孙中山政治思想的最终归宿,民生主义的宗旨就是平等,这使我们看到无论是平均地权还是节制资本均出于孙对垄断的疑惧怕与防范以及对平等的向往,而在各种社会主义中他之所以选择了国家社会主义,其理由仍然是在保证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抑制私人势力的膨胀,在他看来私人经济的扩张必是贫富不均的渊获,而这是与他设想的目标背道而驰的。社会主义对孙中山的吸引力也基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而设计的资本主义后的社会制度对分配平等、生产资料及生产管理的社会化的几乎相同的要求,这正好暗合了他的大同平等情怀,暗合了几代知识分子实现“佛氏涅磐、孔氏太平、耶氏天国”的终极性真诚幻想。
论觉浪道盛的“以儒解庄”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宗别传   觉浪道盛   以庄救世  
描述: 尽管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庄子》呈现出了不同之相状,但主流观念仍认为《庄子》乃为《老子》思想的承继与发展,即属于道家学派。可在晚明高僧觉浪道盛看来,《庄子》实为托老聃之名,行"尧孔之实",为"儒宗教外别传"。通过对《庄子》"托孤说"的挖掘与解读,道盛不仅化解了《庄子》与儒学、佛教的长久冲突,而且还起到了保存儒、释、道圣贤真精神之价值,并在晚明特定时期起到了"以庄救世"之目的。
从社会性别角度看古代海南“女耕男儒”现象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海南女性   “女耕男儒”   性别分工  
描述: "女耕男儒"表面上看似是海南古代社会的一种特殊性别分工形态,但从社会性别角度出发,视其为一种性别权力关系,会发现其背后蕴含着两性之间权力和地位的博弈。"力田"、"负贩"的行为让海南女性从家里走到家外,极大挑战男性的尊严和地位。但流行于古代海南地区的"男子生来即读书"的价值观将"女劳"与支持男性"向学"的目的相挂靠,使女性"主外"行为成为服务于男性的从属性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女性"主外"行为的从属性和服务性使其社会价值被贬低,相反,男性的权力和地位却得到维护和加强。"女耕男儒"的性别关系最终演变成海南独有的"女劳"且"女卑"、"男逸"却"男尊"的父权文化表现方式。
我国传统儒文化对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影响的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思想   青少年   传统教育   价值观  
描述: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以其博大精深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涉及哲学、政治、文化、历史、教育和经济各个领域,它是一个系统而又完整的思想体系。它既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又是当今世界人民文化宝库中的一束奇葩。在社会主义的转型期,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受到外来的和内在的各种各样的影响和挑战,如何在鱼龙混杂的价值观中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如何在历史的深刻变革中把握正确的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晚明儒家天主教徒的天主教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耶儒之异   儒家天主教徒   天学   天主教   耶儒之同  
描述: 晚明由于天主教来华而出现了儒家天主教徒,他们积极理解和接纳天学,但是实际上,他们接触到的天学典籍是有限的,因此对天学采取了中国化的立场,同时也看到了耶儒之异。
文本、想象及现代知识分子的价值建构——作家徐兆寿访谈录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建构   思想深度   精神历程   创作视野   小说写作   徐兆寿   陈子   徐教授   现代知识分子   人物形象  
描述: 2014年7月6日下午,作家徐兆寿新作《荒原问道》北京大学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6号楼的中文系B124会议室召开。就在当天上午10点,我们相约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6号楼中文系某间办公室,一起走进《荒原问道》及作家徐兆寿在文学之外的人生思考……精神历程:儒、释、道、基督的会同张凡:徐教授,您好!《荒原问道》是您新近出版的一部充满思想深度的力作。小说于2010年
贤君抑或制度:诸子选贤思想中的根源性保障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吕氏春秋》   选贤   《韩非子》  
描述: 在选贤问题上,《吕氏春秋》主张以贤君来保障得贤,这与儒、墨呈现出一致性,但操作上的难度也彰显了其中弊端。与此不同,韩非则力图规避君主个人因素对选贤结果的影响,转而寻求一种法、术结合的制度运作。“贤不世出”为战国共识,诸子的不同理解以及对困难程度的预判影响了各自政治理论的走向。《吕氏春秋》片面乐观的认识,以及将其归因于“君主不知”,使其始终围绕君主展开理论建构。韩非则一开始就将矛头对准了世袭制下的君主,这促使他去寻求一种客观的制度运作。而《吕氏春秋》对贤者标准神秘、难知的认识否定了制度建构的可能。
论扬雄的隐逸心迹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扬雄   隐逸   双重性   西汉  
描述: 扬雄是西汉后期隐于朝廷的代表作家。早在来京之前,扬雄就怀有明哲保身的处世观念,初至汉廷,欲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以赋讽主,经历几次失败后,他觉悟到赋不能发挥政治作用,加之政治环境进一步恶化,扬雄便逐渐失去政治兴趣,开始寂寞自守,以治学的方式,隐身朝廷。因为其学兼儒、道,所以扬雄的隐逸亦兼有儒、道的双重性。
《东藏记》贬损了商人吗?:关于《论〈东藏记〉的误区》的误区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贬低   《东藏记》   个人主义   商人  
描述: 《论〈东藏记〉的误区》一文认为《东藏记》存在明显的崇儒抑商的思想缺陷,但从小说文本的事实来说并非如此,《东藏记》中人物的被褒或被贬,与其是否经商没有必然联系,而是根据人物性格、心理的发展趋势和作家情感的现实需要来设置的。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