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谈唐代茶诗中的儒释道旨趣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代茶诗   礼仪旨趣   隐逸旨趣   儒释道   禅悦旨趣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有"唐诗宋词"之美誉,与唐代茶文化相关的诗歌称之为唐代茶诗。唐代茶诗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教的价值旨趣,即儒家礼仪的价值旨趣、佛家禅悦的价值旨趣和道家隐逸的价值旨趣。研究唐代茶诗中所蕴含的儒释道价值旨趣,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茶文化,尤其是唐代茶文化。
儒勒?凡尔纳笔下的“残酷童年”:小说《胡萝卜须》的文本解读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色童话   成长   《胡萝卜须》   家庭冷暴力  
描述: 儒勒·凡尔纳的自传性作品《胡萝卜须》是一部"黑色童话",以成人的视角审视儿童的世界,打破了儿童作品一贯的欢快明朗,呈现出沉郁、冷静的叙事风格。主人公"胡萝卜须"作为一个在家庭冷暴力中挣扎的儿童,心理扭曲,行为异常,具有精神层面的剖析价值。通过分析"胡萝卜须"的心理成因和自我救赎,较为全面地解析《胡萝卜须》这部小说的文本意义。
论《列子》中的孔子形象及其成因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列子》   孔子形象   儒家  
描述: 《列子》这部道家之书相传为先秦列子所作,今传其实为魏晋人伪作,然而在此书中,我们却可以不时见到孔子的身影。出现在《列子》中的孔子形象复杂,既有儒家本色,又有道家风貌。大体说来有三种形象:由儒入道,亦儒亦道的孔子;道家仰慕者,通达悟道者;儒家之君子。《列子》既出于魏晋人之手,书中孔子形象的形成就与当时社会"调和儒道"的思想密切相关。
论西汉儒学的政治化努力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化   通经致用   神学天道观   三纲六纪   西汉   宗统与君统   儒学  
描述: 所谓西汉中期起"儒学独尊"的说法并不准确。汉代主流的思维方式是阴阳观,并以黄老学"天—地—人"哲学体系代表当时最合理的政治理性。原始儒学以人性为出发点,主要为政治道德说教,是社会伦理学,而不是政治哲学,更缺乏治理制度与举措。原始儒学借鉴道家的哲学范畴发展自己的形上学。汉代整合宗族力量的需求,使儒学找到成为主导政治哲学的切入点。儒学政治化是漫长的过程。汉政府先确立了利用儒学的方针,而后才有董仲舒应诏陈策。儒生在武帝朝基本被排除在决策圈外。汉代儒学政治化的主要措施包括:改造黄老哲学建立神学天道观;阐发与窜改古书;培养儒学人格的官吏;附会阴阳与尊卑的关系;阐述三纲六纪。儒学神学化的努力最终失败。
浅析《鹖冠子》的人文关怀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鹖冠子》   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   社会蓝图   救世情怀  
描述: 战国末期《鹖冠子》一书经天纬地,其中反映的思想博大精深。此书多道家言论又杂以儒、法及各家学说,带有浓重的人文关怀色彩。书中提出的观点,无论是唯才是举的主张、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视,还是救世举措的提出与理想社会蓝图的构建,都体现了作者的救世情怀。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有助于理解《鹖冠子》的价值取向。
道家隐逸思想对张良影响的虚假性探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张良   司马迁   道家思想   虚假性  
描述: 《史记》中有很多关于张良与道家联系的记载,后来史书中也多有记载,如:"汉世张良,功成身退";"帝尝问张良何如人,对曰:‘佐高帝,兴汉,功成身退,贤者也’";"因欲修服食养性之术,而寇谦之有《神中录图新经》,浩因师之"。而事实上张良并非深受道家隐逸思想的影响,他是一个"用世之儒"中的智者。
先秦诸子百家的和谐法律思想及现代价值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价值   诸子百家   法律思想   和谐  
描述: 先秦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诸子百家思想活跃,学术上一片繁荣。尤其是儒、墨、道、法四家,他们的法律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和谐理念,其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和德法并行的治国方略,凸现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推动和借鉴作用;而在学术上,他们之间既相互争斗,又相互影响,从而促进了法律的发展。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