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知生与知死 ——孔子思想一议
作者: 向世陵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成立庆典暨“孔子与当代”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孔子思想   知生   知死  
描述: 生与死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面临的两大根本问题,"生"就是我们的生命存在本身,人和任何物的存在或曰"命"可以说都是由"生"而来、随"死"而去的.因而"知生"与"知死"也就成为了人们最为一般的认识任务.本文就孔子的知生与知死思想进行了论述.
知生与知死——孔子思想一议
作者: 向世陵   来源: “孔子与当代”国际学术会议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知生与知死——孔子思想一议
宋代经学哲学研究 儒学复兴卷
作者: 向世陵   来源: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宋代   经学   中国   研究   儒学  
描述: 本书立足经学的内在演化过程,从经学与政治、文学、哲学等多方面关系展开论述。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儒家的经学与五经体系;唐宋转型期的社会政治与儒家经学;唐代文化的开放性和创新精神;文道关系的演进;疑经思潮的萌芽:舍传求经与疑古惑经等。
理学与现代新儒学
作者: 向世陵   来源: 长春:长春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新儒学   研究   理学  
描述: 在理学主本丛书的设计,与通常以入其内为主的研究方式不同,而着重在出其外,将理学这一儒学的特定形态作为既定的思潮,而探讨它在与释、道、易各家及社会层面的互动交织中如何发生发展与渗透推广。导下的宋元明清学术,在社会各方面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学术对本丛书的设计,便与通常以入其内为主的研究方式不同,而着重在出其外,将理学这一儒学的特定形态作为既定的思潮,而探讨它在与释、道、易各家及社会层面的互动交织中如何发生发展与渗透推广。社会的影响与社会如何影响学术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克己复礼为仁”:持续的争议与历史的教益
作者: 向世陵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届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克己复礼为仁”:持续的争议与历史的教益
“克己复礼为仁”:持续的争议与历史的教益
作者: 向世陵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由孔子答颜渊"问仁"而引出的"克己复礼为仁"之说及相应的语录,自古以来聚讼不已。尤其是其中的"克己复礼"四字,字字都有不同的解释。围绕这四字或六字的内涵以及仁与礼的关系,解经家进行了长期的争论。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初中期,批林批孔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对"克己复礼"及相关理论的批判在相当一段时间占据了中国大小报刊的头版新闻。就"克己复礼为仁"这一句话而言,由于当时
儒家“安身立命”思想发微
作者: 向世陵   来源: 国际儒学论坛·2009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修身   安身   德行   立命  
描述: 儒家的“安身立命”说不同于佛老,它是融于儒者积极的德行修养活动之中的。尽管缺乏“安身立命”的规范文字表述,但儒家确有其独特的“安身立命”思想。其理论来源主要是《周易》的“安身”和《孟子》的“立命”说。儒家以“修身”解“安身”,强调先修其身而后立其命;其所立之“命”突出的是人的道德和精神生命。从传统儒学到宋明理学,儒家的“安身立命”着眼于现世和人伦,既积极主动又不刻意强求,重在立道、守道、尽道和德行修养的过程。
先秦儒家“显学”辩证
作者: 向世陵   来源: 2006国际儒学论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韩非子·显学篇》云:世之显学,儒、墨也。又曰: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在这里,墨学暂且不议,儒学在先秦(战国时期)为显学,似乎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对此问题还应该做更多的思考。事实上, 不但没有其他的史料直接支持这一说法,而且,在包括儒家在内的先秦诸子其他各家的代表作中,对儒家学术地位及其影响力的认定本来是大相径庭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