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二重证据视野下的孔子删诗问题
作者: 李颖   姚小鸥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华简   孔子删诗   诗经   二重证据法   出土文献  
描述: “孔子删诗”是《诗经》学史上的重大公案。传世文献的重新解读和出土文献的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文献中的“诗三百”非实指其数,而是极言其多的一个“成语”。《国语》载《商颂》十二篇可证两周之际所存诗篇数目远非今比。一般认为,孔子整理《诗经》在其晚年,然据《孔子世家》,孔子47岁时已开始修订诗书。近年出土文献尤其是“清华简”中《诗经》类文献的公布,促使人们对历史上“逸诗”问题重新考虑。刘向校书时,以“中秘书”三百余篇去重留存今本三十二篇,从方法与数量上皆与孔子删诗相类。
“文义次序”与《天问》中的禹
作者: 姚小鸥   孟祥笑   来源: 2013年河南西峡屈原与楚辞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五届年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天问》"文义不次序"的问题首先由东汉王逸提出。《〈天问〉章句》序曰:"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昊曼,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儒傀,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周流琵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何而问之,以泄愤懑,舒泻愁思。楚人哀惜屈原,因共论述,故其文义不次序云尔。"~①由上述引文可知,王逸认为《天问》"文义不次序"是楚人裒辑屈原题壁诗句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