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儒学名臣-刘宗周传
作者: 陈永革   来源: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刘宗周  
描述: 浙江省社科规划重大研究工程:本书包括寒门有子初长成,亮节清修希贤圣,宋明儒家之论衡,慎独立极之学,诚意知本之学等七章。
阳明学派与晚明佛教
作者: 陈永革   来源: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王守仁   1472   哲学思想   1529   研究  
描述: 本书以阳明学派与晚明佛教的关系为论题,结合晚明社会思潮变迁,透过阳明学派的历史形成及其推展演进,考察并辨析阳明士子所展开的丛林交游,探讨阳明学派及其思想与晚明佛教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大量第一手文献资料,着重评述阳明士子不同类型的佛教观之内容及其影响、晚明佛教界对于阳明良知心学的不同评析、晚明儒佛交涉的内容及其广泛的思想效应,同时专题讨论了“阳明禅”与晚明“狂禅”之间的思想关系,最后则涉及晚明东林学派、蕺山学派等对阳明学派儒佛交涉现象的评议及其对晚明思潮、学风的影响。
论儒佛交涉与晚明儒家的学风流变
作者: 陈永革   来源: 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九辑】(下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自明代中叶始,随着阳明心学的盛兴一时,儒佛交涉日益密切,构成了晚明时期相当独特且影响颇为深远的"儒佛并显"或"儒佛俱显"现象,导致了儒家"霸儒"之习与佛教"狂禅"之风的齐头并进。对此现象,在晚明儒家思想阵营中颇多评论。其中,尤以刘宗周为代表的蕺山学派及以东林党为典型的理学派为甚。本文即以晚明儒佛交涉为视角,对晚明儒家思潮及其学风流变作一辨析。一、引论:"晦翁精神止可五百年"?自明代中叶始,随
儒家思想传统与社会和谐智慧
作者: 陈永革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届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作为中华人文教化的核心构成,中国儒家思想传统中所深蕴的社会和谐智慧,尽管不可能成为现代社会人心的主体内容,但完全可以作为当代人心秩序的一种有效而有益的补充。本文从社会秩序、意义信任、人文关怀和教化引导四个方面,阐释了儒家社会和谐观念及其现实价值。
儒家思想传统与社会和谐智慧
作者: 陈永革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新与发展,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与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突出人在文明建设、社会建设诸领域的主体地位,创新性地提出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共同发展理念。
论儒佛关系的现代展开与人间佛教思潮
作者: 陈永革   来源: 2004年当代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儒家思想   现代性   人间佛教   儒佛关系  
描述: 人间佛教作为20世纪中国文化的一种思潮现象,与新儒家思潮之间的思想渊源,乃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本文着眼于20世纪人间佛教思潮的历时性考察,从中透视儒佛关系在现代佛教弘化处境下的展开形态。20世纪儒佛关系的展开形态,除却佛教契机弘化的调适转型之外,还与儒家思想阐释的“现代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思想文化关联。
马一浮对佛教心法的知性诠释:以华严禅为例
作者: 陈永革   来源: 纪念马一浮先生诞辰125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马一浮(1883—1967),以理学名家,博综经术与义理,援禅佛以解儒典,别开新六艺之学,成为一代儒宗。但学者每每概论述之,往往立足于宽泛讨论,尚未细致地辨析马一浮藉佛教义学方法,阐释其新儒家经教之
开物成务与经史统观:论蕺山学派的经世特质及其效应
作者: 陈永革   来源: 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一刘宗周(1578—1645)是明代一位历经万历、天启、崇祯、弘光四朝的儒学名臣。他一生在山阴城北蕺山讲学15年,世称蕺山先生,并开创了宋明儒学体系中的最后一个学派——蕺山学派。他作为明末最后一位儒家大德,不仅被时人尊为“明季二大儒”之一(另一位是东林巨擘高攀龙),而且还有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评价宗周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