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儒学的价值系统与当代挑战
作者: 吴进安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性   价值系统   儒学  
描述: 儒家的价值系统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主流思想的形塑者之一,并且构成了文化中个体生命意义的传播者,它蕴含了人性论、价值观与历史观,形成中国文化的血脉基因。但至今日科技挂帅,数字生活与人伦疏离的现代社会,儒家究竟何去何从?在今天是否能有其继往开来之角色扮演,本文试从传统文化情境过渡到现代社会,厘清儒家的价值系统与个人生命、民族生命之关连性,进而探讨面对此种变异局势之际,儒家哲学的变与不变之观点,是否还有其提供现代生活参照的价值意涵,同时诠解儒家所需修饰补正之观点,当可肯定儒家具有与时俱进的特质与影响。
乡村儒学:积蛙步以至千里——关于乡村儒学现象的思考
作者: 郑瑞萍   来源: 新东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践行   现代性   乡村儒学   乡土中国  
描述: 近年来在山东、河南、北京等地推行的乡村儒学实验,通过儒家的孝道和五伦教育,来重建失范的乡村伦理秩序和文化生态。联系现代性理论,从大众儒学,或者生活儒学的角度来观照乡村儒学现象,或可以发现儒学复兴的有效路径。
论儒学的真诚性与创发性——兼评当代儒学的“三偏”与“三正”
作者: 成中英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儒学   现代性   “三偏”   “三正”  
描述: 儒学在当代中国近三十年来有长足的发展,就儒学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显然有贞下起元的趋势。但当前儒学能否面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同时挑战,既克制现代性的工具理性,又基于理性建立整体的价值观点;既超越个体化
浅析儒学思想与“中国梦”的现代性联系
作者: 胡任辉   来源: 参花(下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梦   联系   现代性   儒学  
描述: 和执政理念,已经贯穿在新时期的中国精神之中。一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个是新时期的中国思想,二者之间的现代性联系,即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浅析儒学思想与“中国梦”的现代性联系
作者: 胡任辉   来源: 参花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梦   联系   现代性   儒学  
描述: 和执政理念,已经贯穿在新时期的中国精神之中。一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个是新时期的中国思想,二者之间的现代性联系,即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浅析儒学思想与“中国梦”的现代性联系
作者: 胡任辉   来源: 参花(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梦   联系   现代性   儒学  
描述: 和执政理念,已经贯穿在新时期的中国精神之中。一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个是新时期的中国思想,二者之间的现代性联系,即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百年儒学的“现代性”话语解读
作者: 沈小勇   来源: 济宁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现代性   儒学  
描述: 五四时期对于传统儒学的批判可以看成是近代儒学危机的一大转折点,自五四之后,现代新儒家整整三代人物都自觉地承担了儒学现代转型发展的历史使命。他们不仅对传统儒学本身重新诠释,同时对现代性话语的本质予以
中华帝国晚期儒学现代化的历史脉络——围绕“儒学现代化版本”问题的思考
作者: 刘宏   来源: 现代哲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性   历史脉络   儒学   现代化  
描述: 现代化意味着市民社会的出现和现代性观念的觉醒。就此而言,儒学的现代化应当追溯到晚明时期。中华帝国晚期,儒学现代化经过了三个阶段:晚明时期出现的“尊情反理”思潮是现代性观念的先声;明清之际完成了儒学
现代性历史境遇下儒学理论发展的策略抉择
作者: 孙晓喜   吕洋   来源: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后形而上学   理性精神   现代性  
描述:现代性这一历史境遇下,中国工业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典型代表的儒学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完成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是现代新儒家无法回避的时代重担,以中西文化对话关系为视野的现代新儒学只有避免西方现代化的通病,才能重建儒学现代形态的形上之学。
寻求中国新儒学的“现代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再思考
作者: 王铃   李文生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儒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代性   传统文化  
描述: 通过分析现代新儒学的内涵、思想特征,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探寻新儒学与现代性的关系,指出现代新儒学的局限性,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对儒学进行时代性转换,批判继承儒学价值体系的合理因素和价值精华,为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