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罗思鼎”和“朝霞”事件
作者: 暂无 来源: 炎黄春秋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人帮”   “文化大革命”   创刊号   “朝霞”事件   中共上海市委写作组   “罗思鼎”  
描述: 1973年9月15日,中共上海市委写作组(亦即罗思鼎)直接控制的《学习与批判》创刊,上海市委写作组以石仑的笔名在该刊创刊号上发表《论尊儒反法》一文。这标志着上海市委写作组为“四人帮”大造舆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感悟“中庸”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习月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   《红楼梦》   “文革”   马列主义   “中庸之道”   感悟   毛泽东思想   “中庸”  
描述: “中庸”这个思想,以前是受批判的。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当中,“中庸”的名声很不好。为什么不好呢?因为当时提倡“斗争的哲学”。讲斗争.是谁的哲学?法家。法家是主张矛盾、主张斗争的。矛盾这个词的“著作权”.就属于韩非嘛!而且法家主张的斗争.还是你死我活势不两立的.叫做“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这个话,虽然是《红楼梦》里面的;但这种思想,来源于法家。年纪大点的朋友都知道,“文革”后期有个运动,叫“评法批儒”。所谓“评法”。其实就是赞成法家。不过,法家毕竟不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能“赞”,只能“评”.所以叫“评法”。批儒.就是批判儒家。法家既然讲“斗争的哲学”.则儒家的中庸之道.就被定义为“调和的哲学”。也就是说.为了跟法家树一个对立面,儒家的“中庸”就背了黑锅。什么骑墙啊,和稀泥啊,好好先生啊,没有原则啊,各打五十大板啊.等等。这就是当时理解的“中庸之道”.也是很多人理解的“中庸之道”。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