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古韵“脂”部的分野
作者: 暂无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用   王念孙   “物”   合韵   戴氏   “质”   古韵   “祭”   王力   去声  
描述: 古韵的研究,自王念孙、江有诰得出二十二部之后的一百余年中,音韵学家们从未表示过异议。夏炘在《古音表集说》卷上写道:“……二十二部,窃意增之无可复增,减之亦不能复减。凡自别乎五先生之说者,皆异说也”。王国维认为:“古韵之学,自崑山顾氏,而婺源江氏,而休宁戴氏,而金坛段氏,而曲阜孔氏,而高邮王氏,而歙县江氏,作者不过七人,而古韵二十二目,遂令后世无可增损。故训故名物之学,有待于将来者甚多;至古韵之学,谓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也”(《周代金石文韵读序》)。看来古韵的研究,似已终极顶峰,不可以再前进
《爱连说》发微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学习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冶   传统   “物”   修身   外物   比德   儒家   君子  
描述: 讲求蓄志修身的儒家有君子“比德于物”的传统.此传统一方面通过外物之美砥砺陶冶其志.另一方面通过外物之美展现其蓄志之美,起到“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①的效验。因此在其阐经论道之际,抑或诗文赋志之时.比德之“物”不断被继承与变换着。
西方道德危机的价值根源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规范   道德危机   “物”   物质欲望   西方社会   价值取向   工业文明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马克思恩格斯   客观需要  
描述: 西方社会是一个经济巨人与道德保儒相结合的社会。由于片面地、过分地崇尚物质力量的作用,注重物质欲望的满足,西方人往往轻视或者忽视比物质价值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价值,从而出现了难以自救的道德危机。从价值论意义上揭示西方道德危机的根源,对于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关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西方道德危机决不只是在西方社会里才存在的,凡是实行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民族、国家或地区都是可能或者必定会不同程度地存在。面对西方社会所出现的道德危机,人们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探讨,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西方道德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所实行的根本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们都是具有并追求自己独特利益的经济主体,总是从私人利益出发来进行一切活动,以私人利益是否实现为行为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他完全是只具有利己心的“经济人”。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生产资料私有制使资本家之间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不择手段,互相倾轧,形成了“人对人是狠”的关系。在资本家与社会、国家、政府的关系上,生产资料私有制使资本家不顾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违背国家的法律。第二种观点认为,西方道...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