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他校”小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校   《十三经注疏》   校本   版本  
描述: "他校"是古籍校点中不可或缺的校勘手段。《儒藏》精华编稿件中,有些他校是值得商榷的。本文择取了几种书稿中或新出校、或沿袭旧校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分五个专题进行了论述。指出他校要在充分占有数据、充分理解文意、充分了解校本的前提下展开,庶几可以使错误减少到最低限度。
江永
作者: 暂无 来源: 徽州社会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三经注疏》   江湾   江永   岁时   《周礼》  
描述: 江永(1681~1762年),字慎修,号慎斋,婺源江湾人。 江永出生于一个寒儒之家,自幼聪慧过人,6岁时便能写数千言日记,少年时读书过目成诵,凡有藏书之家,必上门求阅。不久,江湾便没有江永的可读之书,江永也因此被视为奇才。曾见《大学衍义孙》征引《周礼》,非常喜爱,朝夕诵读,于是开始研究《十三经注疏》。
戴震文献学著作述评
作者: 暂无 来源: 古籍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三经注疏》   毛郑诗考正   水地记   诗经补注   尚书义考   安徽休宁   东原   鸣盛   十分之见   诗补传  
描述: 戴震(1723—1777),清安徽休宁人,字慎修,一字东原,号杲溪。少年时即勤于学习,博闻强记,过目成诵,十六、七岁时,对《十三经注疏》已完全精通。二十岁,从师乡贤硕儒江永,学问有了更大的长进。三十三岁,游学京师,结识了纪昀、王鸣盛、钱大昕、卢文弨、王昶、朱筠等学者,备受京师学者的推崇。乾隆二十七年(1762)中江南乡试,成举人。以后多次赴京会试,都不及第。乾隆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乾隆四十年
《十三经今注今译》评介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库全书》   主体文化   《十三经注疏》   研究成果   今注今译   古代文化   《书目答问》   阅读能力   儒家文化   张之洞  
描述: 岳麓书社为适应今日读者的阅读能力,解除文字上的障碍,精选了学术界公认的善本,以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并汲取了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严加校勘、标点,予以白话注译,这便是当代最新注译本《十三经今注今译》。 我们今日读古典文籍与古代人读经有根本的不同,不是为了仕途利禄,是为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然而古代文化典藉浩如烟海,一部《四库全书》近四千种,若加上《续修四库》共有8500余种,是不可能卒读的,即如张之洞为儒子们开的必读书目称《书目答问》一下就举了2200种左右。他还说:“诸生当知其约,勿骇其多”,事实上这也不可能卒读。《十三经》是古代文化的源头与精华,乃是一部集我国主体文化即儒家文化早期著述为一体,且是儒家百科性质的重要集子,又总起来也只不过几十万字,是部简要的读本,容易使人接受通读。对《十三经》予以整理并加以译注出版,可谓抓住了要点,有重大意义,是当前古籍整理出版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