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轰动一时的《子见南子》案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纪风采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省   独幕话剧   师范学校   教育部   《子见南子》   中国近代史   南京国民政府  
描述: 轰动一时的《子见南子》案发生于1929年夏,缘由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二师”)演出了独幕话剧《子见南子》,被孔氏族人告到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由此酿成轰动朝野的一个大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值得记载的一页。[第一段]
“大小姐”孔令仪:陪宋美龄走完最后的日子
作者: 暂无 来源: 记者观察(上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卫立煌   蒋氏   宋美龄   权倾一时   守望者   孔祥熙   孔大小   胡宗南   令仪  
描述: 她被人称做“孔大小姐”,是孔氏家族最后的守望者。无论是父亲孔祥熙,母亲宋霭龄,小姨宋美龄,还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她都护送着他们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近代史中,“蒋宋孔陈”是权倾一时、闻名全国的四大家族。中国近代史的许多重大事件都与这四大家族的人物有密切关系。随着时光流逝,四大家族的第一代在2003年宋美龄去世后已经画上句
孔大小姐见证四大家族兴衰
作者: 暂无 来源: 21世纪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氏家族   中国近代史   国民党   财政部   宋美龄   纽约   蒋介石   孔祥熙   孔大小   孙中山  
描述: 她被人称做"孔大小姐",是孔氏家族最后的守望者。无论是父亲孔祥熙,母亲宋霭玲,小姨宋美龄,还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她都一一护送他们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如今,她的人生也落下帷幕
孔大小姐 四大家族兴衰的见证者
作者: 暂无 来源: 环球人物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氏家族   中国近代史   宋美龄   晚年   蒋介石   母亲   孔祥熙   孔大小   孙中山   嫁妆  
描述: 她被人称做孔大小姐,是孔氏家族最后的守望者。无论是父亲孔祥熙,母亲宋霭玲,小姨宋美龄,还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她都一一护送着他们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如今,她的人生也落下帷幕
谭嗣同之“仁本体论”的儒学还原
作者: 王瑞良   来源: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熊十力   仁本   政治人物   中国近代史   维新变法   内外通   著名思想家   哲学系   六君子   儒家传统  
描述: 在中国近代史上,谭嗣同是一个著名政治人物:他因参与"维新变法"而被处以极刑,成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同时,他还是一个著名思想家:他以"仁本体"为基础建构了一个仁学哲学体系。近期,为纪念谭嗣同诞辰150周年,围绕着其"仁本体论",河北大学哲学系师生数次专题座谈,研讨其"仁本体论"的建构、内涵及意义。在研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正""反""合"三个相对集中的观点。现将这些观点梳理、修订为一组论文,不仅作为对谭嗣同诞辰之纪念,亦希对儒学本体论的建构提供一些借鉴。
黄遵宪青年时期的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交家   “诗界革命”   《杂感》   青年时期   中国近代史   康有为   黄遵宪   嘉应州  
描述: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清末广东嘉应州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外交家、诗人。他著名诗句:“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和“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均出自《杂感》。这首诗作于他21岁时,“我手写我口”成为中国“诗界革命”的宣言,比康有为、梁启超提出的“诗界革命”口号早了30多年。黄遵宪在青年时期思想已达到如此的高度,他青年时期的思想值得深入研究。
“蓟汉”解
作者: 暂无 来源: 晋阳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革命家   中国近代史   思想家   国学大师   《清议报》   章太炎   顾炎武  
描述: 章太炎(1869—1936)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学大师。初名学乘,字枚叔,因仰慕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之为人,改名绛,又名炳麟,别号太炎(按:顾炎武初名绛)。他还曾用过几个笔名,“蓟汉阁主”是其中之一。1899年章太炎在《清议报》上首次以“蓟汉阁主”为笔名发表《儒冠》一文,同年又以此为笔名在《亚东时报》上发表《游西京记》和《今古文辨义》等文。1914年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于北京东城钱粮胡同时,将其寓所名为“蓟汉章寓”。章太炎还以“蓟汉”名其著作,有《蓟汉微言》(1916)、《蓟汉昌言》(1935)、《蓟汉闲话》(1936)等。看来,章太炎对“蓟汉”二字是有所偏爱的。也正因为他对“蓟汉”的偏爱,他晚年的弟子们称其为“蓟汉大师”。那么“蓟汉”二字作何解呢?
“菿汉”解
作者: 暂无 来源: 晋阳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袁世凯   明末清初   清议报   中国近代史   笔名   解释   种族革命   章太炎   顾炎武   今古文  
描述: 章太炎(1869-1936)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学大师。初名学乘,字枚叔,因仰慕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之为人,改名绛,又名炳麟,别号太炎(按:顾炎武初名绛)。他还曾用过几个笔名,"菿汉阁主"是其中之一。1899年章太炎在《清议报》上首次以"菿汉阁主"为笔名发表《儒冠》一文,同年又以此为笔名在《亚东时报》上发表《游西京记》和《今古文辨义》等文。1914年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于北京东城钱粮胡同时,将其寓所名为"菿汉章寓"。章太炎还以"菿汉"名其著作,有《菿汉微言》(1916)、《菿汉昌言》(1935)、《菿汉闲话》(1936)等。看来,章太炎对"菿汉"二字是有所偏爱的。也正因为他对"菿汉"的偏爱,他晚年的弟子们称其为"菿汉大师"。
为清史研究心心相印——记祁龙威与戴逸半个世纪的友情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史研究   中国近代史   太平天国运动   近代史研究所   刘大年   荣孟源   罗尔纲   中国科学院   副所长   侯外庐  
描述: 1957年的春夏之交,在九三学社中央工作的祁龙威与在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近代史组任教的戴逸,一起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组织召开的史学座谈会,围绕中国近代史该如何分期、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这两大问题进行研讨。会议由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刘大年主持,参加会议的大多是史坛名家,硕儒高士,有罗尔纲、侯外庐、荣孟源、邵循正等十多人。祁龙威、戴逸这两位同乡、同学、同道就在这次会上相交相识。既是同学,又怎会在此相识呢?原来他
“国学”新思考: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建——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先生走进我校百家百科讲坛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学术界   中国传统文化   所长   讲座   定义   中国近代史   讲坛   中国文化研究   新思考   重建  
描述: 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杂志创办人兼主编刘梦溪先生于4月22日走进了我校百家百科讲坛,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为广大师生们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演。演讲甫始,刘梦溪先生就向在座同学抛出了今天讲座的第一个话题:国学热,“国学”是否应该“热”?刘梦溪先生首先从分析“国学”一词的词源说起,详述了“国学”词源的发展与演变。接着刘先生总结了时下国学一词的概念,指出当代中国学术界一般定义“国学”为中国的固有学术,包括儒、释、道等诸多传统文化最后刘梦溪先生从马一浮先生“国学本无源,因它而起”的观点出发,结合章太炎先生所作国学讲座的内容,提出了自己对于国学研究范围的看法。他认为“国学”既是儒家所说的“六艺之学”,也是“小学”:既四书学、音韵学和文字学。刘梦溪先生总结道:根据这样的国学定义,国学不可能成为人人都能研究的学问,国学不可能热。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问题时,刘梦溪先生认为,中国近代史应开始于甲午战争。近代中国三次现代化过程,都还没有完成传统文化的重构过程。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做好传统文化的学校教育工作,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文化性格,很快会成为我们华夏民族与西方民族的区别符号。围绕“国学与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刘梦溪先生以...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