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太平天国运动后江苏地区先儒从祀文庙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论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先儒   从祀文庙   江苏地区   太平天国运动  
描述: 江苏地区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处于太平军的核心统治区,由于战争和宗教信仰的原因,其地绝大部分文庙被焚毁。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廷首先着力兴修文庙,江苏地区文庙也得以重修。江苏地区先儒在这一时期得以从祀文庙,可以在春秋丁祭典礼时供士人观瞻,从而成为江苏地区官方教育士民的象征符号。但在外来势力和内部动乱的冲击下,清廷统治已然式微,其妄图通过文庙从祀这一象征符号来达到维系士人信仰之目的亦无从实现。
太平天国的反孔与崇儒:兼评2011年高考新课程文综卷第29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综试卷   太平天国运动   高考   仁义道德   第29题   课程   反孔   文综卷  
描述: 2011年高考新课程文综试卷第29题为: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庙“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
简论太平天国后期的崇教排儒
作者: 暂无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   江南   太平军   苏南地区   洪秀全   拜上帝教   儒家文化   知识分子   文化思想  
描述: 近几年来,史学界对太平天国与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研讨。对起义前、起义后至二破江南大营,认识基本趋于一致。但对二破江南大营后,则见仁见智,仍存分歧。如有的学者认为,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到太平天国失败前夕,肯定大于否定,继承多于批判,基本上是因袭和继承。或者认为,太平天国自设立删书衙后,那种大规模的焚书、毁书现象不再见诸史乘,代之而行的是保护书和对删书作出种种规定,表明太平天国已放弃了前期对儒家文化的强硬态度,开始运用儒家文化为其统治服务了。但有的学者则认为,1860年太平天国取得二破江南大营之后,洪秀全对儒家态度又发生了趋向激烈排斥的转变。此说虽未作具体论述,笔者依据史实是赞同这一意见的。所以本文拟以太平天国治下的苏南地区为例,对太平天国二破江南大营后的崇教排儒及其得失作一简论,以求教于诸位专家学者。
为清史研究心心相印——记祁龙威与戴逸半个世纪的友情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史研究   中国近代史   太平天国运动   近代史研究所   刘大年   荣孟源   罗尔纲   中国科学院   副所长   侯外庐  
描述: 1957年的春夏之交,在九三学社中央工作的祁龙威与在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近代史组任教的戴逸,一起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组织召开的史学座谈会,围绕中国近代史该如何分期、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这两大问题进行研讨。会议由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刘大年主持,参加会议的大多是史坛名家,硕儒高士,有罗尔纲、侯外庐、荣孟源、邵循正等十多人。祁龙威、戴逸这两位同乡、同学、同道就在这次会上相交相识。既是同学,又怎会在此相识呢?原来他
试论太平天国和儒家文化的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平天国革命   大同社会   伦理道德观   文化观   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   拜上帝教   儒家文化   价值取向   四书五经  
描述: 太平天国从起义发动至定都南京后不久的一段时间里。对儒家文化持排斥态度, 而删书衙的成立,是其排儒政策转变的标志。太平天国起义虽然打着基督教的旗号,但其实质仍然是儒家文化。这些充分表现在政治文化观、伦理道德观和价值取向上。
一幅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画卷——试论王闿运的长篇组诗《独行谣》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咸丰   太平天国运动   曾国藩   太平军   王闿运   历史画卷   长篇   组诗   李秀成   湘军  
描述: 湘人王闿运,精通经学,一代儒宗,也是史学家和著名诗人。太平天国运动起事时,他年逢弱冠,刚从“呻吟穷巷”走上社会。当时的湖南正处革命与反革命的要冲,所以,他迈开人生第一步,就被卷进了太平天国同清王朝的激烈斗争中,直到太平天国覆亡,清王朝开始所谓中兴,他才真正捧起经书史集,“暂隐衡山十二年”,去从事他的学术工作。对于我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
谈谈拜上帝教的思想结构模式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平天国运动   历史影响   思想体系   基督教   迷信思想   洪秀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拜上帝教   思想结构   上帝观  
描述: 洪秀全吸取了基督教的一些仪式和教义,并与中国传统农民思想及儒、道、佛教和民间封建迷信思想交糅融合,创立了太平天国独特的新宗教——拜上帝教。关于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异同,儒家思想对太平天国的影响,以及佛教、道教、民间迷信思想与太平天国的关系等问题,学术界已作了不少专门探讨。然而,就整体而言,拜上帝教的思想结构层次相当复杂,需要认真展开层次考察,分清主次,辨别源流,这样才能对太平天国新宗教及其历史影响作出全面的认识和估价。本文就从这方面进行探讨。一、拜上帝教产生的社会历史土壤客观层次——中国社会的巨大裂变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迫使中国封建社会逐渐瓦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然而,自然经济的再生机制,始终维护着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结构,顽强地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