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谈墨家伦理思想对孔子伦理思想的借鉴
作者: 薛柏成   来源: 东洋伦理与文化——第18次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举贤才   义利   节俭   兼爱  
描述: 孔墨思想是有一定的继承关系的,墨家借鉴并改造孔子节俭思想,形成了其"节用"思想;墨家思想对孔子思想中"泛爱众"及"孝道"思想有所借鉴,并进一步改造成了其"兼爱"思想;墨家思想对孔子思想中"举贤
“兼别之辨”与先秦儒墨论战的几个诠释维度
作者: 暂无 来源: 管子学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礼力之辨   仁爱   兼以易别   兼爱  
描述: 先秦时期,儒、墨同为显学,墨子批判周、孔,后来的孟、荀又批判墨子。20世纪以来,儒学几经波折,然根基从未断过;墨学不温不火,却亦有复兴之迹象。近年来,儒、墨两家在思想形态上又有新的发展:其一,新儒家内部当中,“心性儒学”与“政治儒学”之间的论战愈演愈烈;其二,在应对现代性问题上,以新墨家为代表的新子学开始跃跃欲试,正逐步跻身主流学术交锋的行列。基于以上内容,从逻辑、义理两个角度出发,即可得出“兼以易别”乃墨家思想之逻辑起点的结论;而以“兼别之辨”为切入点,可便于探讨古今儒、墨两家论战当中所涉及的一些根本性问题。
从“仁”和“兼爱”的差异看儒显墨微现象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显墨微   兼爱  
描述: 儒墨两家在战国时代并为显学,但儒墨并显的情形在百家争鸣的战国之后就不复存在了。历史的选择是儒家学说不断的成为文学等各领域的统治思想,而墨家思想却逐渐式微。笔者结合文学史实从"仁"与"兼爱"的内涵入手,探析古代文学中的儒显墨微现象。
儒家“仁爱”思想与墨家“兼爱”思想辨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西部(理论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仁爱   平等   兼爱  
描述: 文章认为儒、墨两家均主张"爱人",儒家提出"仁者爱人"之思想;墨家倡导"兼爱人人"之理想,二者区别在于仁是有差等的,兼是无差等的。"儒、墨"爱人"思想的当代价值:即调节人际关系,推动社会和谐;构建道德体系,助推民族复兴。
儒家“仁爱”思想与墨家“兼爱”思想辨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西部下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仁爱   平等   兼爱  
描述: 文章认为儒、墨两家均主张“爱人”,儒家提出“仁者爱人”之思想;墨家倡导“兼爱人人”之理想,二者区别在于仁是有差等的,兼是无差等的。” 儒、墨“爱人”思想的当代价值:即调节人际关系,推动社会和谐;构建道德体系,助推民族复兴。
从“仁”和“兼爱”的差异看儒显墨微现象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显墨微   兼爱  
描述: 儒墨两家在战国时代并为显学,但儒墨并显的情形在百家争鸣的战国之后就不复存在了。历史的选择是儒家学说不断的成为文学等各领域的统治思想,而墨家思想却逐渐式微。笔者结合文学史实从“仁”与“兼爱”的内涵入手。探析古代文学中的儒显墨微现象。
墨子“兼爱”思想及其哲学基础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墨子   哲学基础   兼爱  
描述: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人,是继孔子之后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他初学于儒,最终因阶级立场不同,而走到了儒的对立面,创立了墨家学派。墨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兼爱”,墨子认为兼爱就是仁义,这一学说建立在其人性论、鬼神论和义利观的基础之上。
儒、墨、法三家德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思想   仁爱   法教   兼爱  
描述: 在中国古代对于道德建立的基础有不同的见解。在现实生活中,将儒、墨、法三家不同的道德建设与道德建设思想进行分解、利用,使之能够给予当代德育工作一定的帮助。
浅议墨子的兼爱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写算(教研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墨子   平等   兼爱  
描述: 在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动荡中,墨家学派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强调兼爱和平等的观念,反对贵族统治者对小生产者的压榨和掠夺。墨子提出了尚贤、尚同、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非儒等主张,实际都是围绕兼爱这个核心观念进行引申和阐发,本文尝试对墨子的兼爱思想进行评析。
“仁爱”与“兼爱”:两种不同的和谐文化传统
作者: 暂无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尚义   仁爱   尚礼   兼爱  
描述: 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主张,都是针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失范而提出的救世方略,其宗旨是实现社会和谐。但儒、墨两家的和谐思想内涵和实质是不相同的。儒家以仁爱为宗旨的和谐思想是尚礼和谐,是以周礼规范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