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儒道异趣与中国传统美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艺术表现   审美趣味   审美理想  
描述: 儒、道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异趣而又互补,构成两千多年来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主线。在美的本质、美与艺术的社会教化作用、美的道德观念和自然属性、作家艺术家创作个性、艺术表现形式、审美鉴赏等多方面。儒、道对立,但二者的结合,又形成了我国古代审美理想中既重思想内容又重艺术表现,艺术鉴赏既重道德教化又重情感愉悦的优良传统。
春天里·白日梦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生活用品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家   中国文化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艺术表现   世界  
描述: 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三家,自唐以后,在发展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儒家思想教导人如何与社会相融合,道家思想教导人如何与自然相融合,佛家思想教导人如何与自己的内心相融合。在中国文化中,现象与本质,形与神,从来未曾分开过。既注重对形而上的世界探索,也坚持从形而下的世界出发,即艺术表现中的“以形传神”。我们不能在追求无形的“道”时一味弄玄,与造化对立,失去和谐,不能自拔。
雄浑奔放的一代汉陶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陶   绘制成就   汉代   社会历史   汉朝   艺术表现  
描述: 汉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最长的一个朝代,自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汉朝,到公元220年献帝亡,长达400余年。汉代尊儒,这种思想反映到当时的艺术领域,便出现了热情奔放、气势磅礴、不拘一格的风格,其作品也充满了生命力,在雕塑、绘画、陶瓷、漆器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尤其在技艺特征上再现十分突出。这些特点在汉代陶器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国茶谣》儒释道茶礼中的茶具与道具
作者: 暂无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具   儒家思想   道具   中国茶   茶礼   艺术表现   宗教文化   传统文化  
描述: 儒释道三家茶礼是中国茶谣中主要的茶礼表演,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宗教文化与茶、儒家思想与茶的结合,而茶具和道具则是这种外在体现的主要载体,因此在舞台艺术表现中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三家茶礼的茶具和道具作简单的介绍:(一)佛家茶礼中的茶具与道具佛家茶礼,又称禅茶,主要表现“茶禅一味”的境界,素净而庄重,因此,根据场景和意境的要求,主要采用青瓷茶具。佛家茶礼总体布局:主泡位于舞台中线偏后,两边为男子担任的佛茶助手,中间两侧分别排居士行茶礼,居士前为莲花仙子。佛家茶僧(主泡)的道具为一张木雕案几(高80厘米、宽45厘米、长120厘米),禅凳一张,案几上置竹制茶盘,茶盘居中,上面配有哥窑茶具一套:茶壶一个(款式古朴、稳重)、茶碗带托一套、提梁壶一个(置于右侧)、茶道组及茶叶罐各一。茶僧行茶礼之前,必先于茶盘之前置一香炉,焚香诵经。青瓷中哥窑茶具比弟窑更显稳重,适合主泡使用;而弟窑由于其青色淡雅的风格,配合居士淡绿色的纱质长袍,更显示出女居士的冰清脱尘。居士使用的茶具较为简单:一个竹茶盘(可蓄水),上置一个青瓷大壶、一个茶钵、一个茶叶罐及一个茶则。佛茶茶礼中的其他道具:主泡两旁的佛茶助手做手印使配以檀木念珠一串。...
“真善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表现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自由精神   真善美   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表现   儒释道   道家学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  
描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已经深深扎根,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学说尤为显著,人们在追求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真善美的至高境界。对自由精神的向往,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理想,晋人的风采具有其时代的特征,让我们领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
搏击长空 浩气非凡——读陈仁忠画鹰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积健为雄   地域文化   自学成才   理事会   师古而不泥古   艺术表现   中国画   亚运会   表现技法   体育精神  
描述: 结识福建籍画家陈仁忠先生之前,其为第十一届亚运会捐赠的(亚洲雄则和(亚洲雄鹰)两幅力作获得的盛誉早已如雷贯耳。尤其那幅长达6.3米宽2.3米的《亚洲雄风》,以雄鹰傲视环宇的气势和以力拔山兮的雄魄,征服了亚运会组委会的专家及官员,他们决定将其作为国家唯—一幅国画艺术珍品,赠送给亚奥理事会。亚奥理事会闻讯,特派五名高级官员到北京接受这幅珍品,并决定悬挂在亚奥理事会总部。这是中国画的骄傲,这是中国画画家的自豪!那时节,在我心中构思的画家陈仁志的形象为六个字:保悍、粗扩、魁梧。然而,一俟不久前见到他,却使我觉得我的想象颇有些荒诞,过于理想化,不失为“形而上”。挤满我眼眶的陈仁忠,充其量不过一米六十开外的身高,而且身板单薄、削弱,穿着打扮也显得不太够“派”。但是有一点却使我感到画如其人,即他那清港的脸庞上被不平常的岁月的雕刻刀所塑造出来的执著、坚韧和富有求索精神的气质,以及在言谈话语中闪烁着的对画鹰潜质的理解和张扬。说起来,陈仁忠是个自学成才者。自学成才者的共性是基于对事业的酷爱而产生的勤奋好学和楔而不舍地追求。但是,自学成才者每个人又具有每个人的个性,这就是画家所处的地域文化的耳儒目染以及生活对画家情债的锻造。陈仁忠...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