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本译丛书 抱朴子内篇
作者: 张松辉注   来源: 北京:中华书局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东晋时代   抱朴子   古典哲学   译文   中国   注释  
描述: 《抱朴子内篇》与《外篇》同为东晋葛洪撰述。作者认为道本儒末,《外篇》属儒家,《内篇》属道家。《内篇》论证神仙的存在、论述金丹和仙药的制作方法及应用、各种方术的学习应用、各种道教书籍;是对战国以来、直至汉代的神仙思想和炼丹养生方术所作的系统的总结,为魏晋神仙道教奠定理论基础的道教经典。此次,我们约请权威学者,以清孙星衍平津馆校勘本《抱朴子内篇》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精心解题、注释、翻译,以飨读者。
孔子家语 册
作者: 王肃注   来源: 北京:中华书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孔子家语 册
北山录校注 2册
作者: 富世平   来源: 北京:中华书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本书博综儒释道三家玄义,主旨有三:一曰参儒道以阐佛学;二曰抑禅宗而崇义学;三曰驳儒者之非佛。全书十六篇,涉及佛教世界观、释迦生平、佛教典籍、佛教与外道以及与世俗社会的关系等,对于佛教徒乃至其他人关注的众多问题,都立足佛教,做出了自己的阐释。
年谱丛刊 司马光年谱
作者: 马峦   来源: 北京:中华书局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年谱是纪傅和编年二体史书的一种演变和发展,它肇始于宋代,兴盛于明、清,至今存世的各种年谱约有四、五千种,其中以清代年谱居多,还包括不少善本、孤本、稿本和手钞本。关于年谱的价值,清初学者在施愚山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译丛书 孟子
作者: 方勇   来源: 北京:中华书局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其地位在死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并非很高。直至唐韩愈《原道》中提出“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的说法,把孟子视为先秦儒家中惟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方才逐渐上升。北宋神宗熙宁四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孟子》一书的作者尚无定论,至少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为孟轲自著,此说来自汉代赵岐的《孟子章句》题辞;二为弟子辑成,此说来自唐代韩愈的《答张籍书》;三为师生合著,最早的说法来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现多认为第三种说法较为可信,但是不论其作者为何人,《孟子》都是我们今天探寻孟子思想乃至儒家思想的重要依据。历代《孟子》的注本很多,东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人焦循的《孟子正义》等,都是很有影响的注本。本次译注以中华书局1954年版1986年北京第5次印刷《诸子集成》所收焦循的《孟子正义》为底本,并充分借鉴吸收了前人和今人的学术成果。本书由方勇译注。
刘子校释
作者: 傅亚庶撰   来源: 北京:中华书局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刘子  
描述: 。“儒教虽非得真之说,然茲教可以导物;道家虽为达情之论,而达礼复不可以救弊。今治世之贤,宜以礼教为先;嘉遁之士,应以无为是务,则操业俱遂而身名两也”。
新编诸子集成 刘子校释
作者:   北齐   刘昼   傅亚庶注   来源: 北京:中华书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儒教虽非得真之说,然茲教可以导物;道家虽为达情之论,而达礼复不可以救弊。今治世之贤,宜以礼教为先;嘉遁之士,应以无为是务,则操业俱遂而身名两也”。
浙东学派溯源
作者: 何炳松   来源: 北京:中华书局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程朱学派  
描述: 本书侧重追溯浙东学派的起源,重点考辨浙东学派的开山程颐与朱熹学说的异同,并论进北宋以前儒、道、佛三家学术思想的源流和南宋时期学术思想的概况。
诸子集成 1 孟子正义 论语正义
作者: 国学整理社   来源: 北京:中华书局 年份: 195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古典哲学  
描述: 》,梁启超著。着重对管子的法治主义和经济政策加以论证,分13章。《管子》,刘向校、房玄龄注、戴校正本,共24卷86篇。《商君评传》,麦孟华著,分7章。书末附:商鞅列传。《商君书》,严万里校本,共26篇。书末
刘子校注 新编诸子集成
作者: 刘子校   来源: 北京:中华书局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   宗教   哲学  
描述: 的影响大。刘书认为,儒家学说可以治世救国,道家学说可以全身美名。“儒教虽非得真之说,然兹教可以导物;道家虽为达情之论,而达礼复不可以救弊。今治世之贤,宜以礼教为先;嘉遁之士,应以无为是务,则操业俱遂而身名两也”。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