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一以贯之”:孔子仁道的开显与言说
作者: 何益鑫   来源: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子   仁道   实践   一以贯之  
描述: "一以贯之"是孔子仁道的本质特征,也是我们理解仁道实践精神的关键。孔子的仁道不是抽象的价值原则,而是面向生命实践的具体性,是通过每一个具体判断和特殊行为体现出来的贯穿一生的统一的精神意旨。孔子自身实践生命的具体展开作为原始的"典范",是仁道最为真实地呈现。仁道之开显与实践生命之展开的同一性,排斥一切对"仁"作现成化、对象化的言说。仁道一以贯之的实践精神,在孔子特殊的言仁方式中得到了彰显,在"罕言"、"不言"之际获得了极致的展现。仁道的开显与言说,以孔子一生的生命实践为源泉;仁道的领会和通达,也要以学者真挚
儒释道宗教文化的音声表述——以《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华中卷)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 暂无 来源: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山文化   巫道音乐   音乐民族志   《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  
描述: 本文是对刘红主编的《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华中卷)一书的研究内容给予的相关评述,笔者认为,"华中卷"中的研究内容,是湖南传统民间仪式音乐研究的一次集中展示,该卷的研究多是对某一信仰体系的个案研究("点"的研究),而缺少对某一个案中的地域性与跨地域性的横向比较研究("面"的研究)。另外,本卷的选题面不够广泛,主要集中于对湖南省民间仪式音乐的考察,不能代表整个"华中"地理区域中的民间信仰体系。因此,有必要在以后的出版中,考虑增设"补卷"部分,以增加对"华中"区其他省份民间仪式音乐的研究。
道家杨朱人生哲学新论——从老子到庄子的摆渡
作者: 暂无 来源: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哲学   杨朱   新论   原始道家  
描述: 杨朱是一位原始道家哲学人物,他以自然主义感觉论即人是一个感性实体为地基,以物我、人己、生死、名实等范畴为构架,构建了其“重生”“为我”的自然主义生命哲学体系。与列子一样,杨朱是从老子到庄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过渡,丰富了庄子的生命哲学,所以,学界有“老、杨、列、庄”之说。但是,由于史料的不足和认识上的偏颇,自孟子以后,杨朱“轻物重生”“人人为我”的思想被曲解了,成了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的化身。实则,杨朱“重生”的实质是“贵义”,其“为我”的目的是“为人”。杨朱受了老子思想的影响,以“全性保真”为宗旨;在思想上,反儒非墨,认为儒家的仁义道德不但虚伪,而且害性伤真,墨家的兼爱、利他则虚妄不实。因此,具有理想个人主义思想的杨朱主张以“人人不利天下则天下治”的自治来对抗儒家礼乐的君制,以自爱、自利、尚异来取代墨家的泛爱、利他、尚同。而杨朱张扬主体的思想则富有积极的现代性。
《古文孝经孔传》为伪新证——以《孔传》与《管子》之关系的揭示为基础
作者: 暂无 来源: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管子》   法家化   诠释   《古文孝经孔传》  
描述: 《古文孝经孔传》为伪几成学界共识,本文另以"新证"说明这一共识是可以成立的。此"新证"即指《孔传》阴袭《管子》以解《孝经》之内容占《孔传》篇幅达50%,而国内学界对此竟茫然不察。据此可为《孔传》非孔安国所作而是魏晋时人伪托之说定案。由于《孔传》多引《管子》以释《孝经》,故其诠释未免带有法家化及糅合儒法之色彩。将《孔传》与《管子》的援引关系揭示出来,对于我们重新审视《孔传》在《孝经》学中的地位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屈原与韩愈的政治观试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屈原   韩愈   儒家   政治观  
描述: 本文通过对屈原与韩愈的政治观的试比较,认为:一、屈原与韩愈在关于政治权力来源的问题上有不同看法:屈原认为政治权力来自祖先鬼,韩愈则认为来自天之道;二、屈原和韩愈的施政措施也有所不同:屈原的施政措施具有非政治功利性的特点,而韩愈的施政措施具有儒学政治功利性的特点;三、在政治家角色观方面,韩愈比屈原有更强的谋生观念和儒家制欲观念。文章的结论是:由韩愈的事功可以推知,儒学政治家的政治观较少地受到屈原政治观的影响,屈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文学和其个人人格方面。
禅而无禅便是诗——《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哲学解读
作者: 暂无 来源: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经>   禅宗   哲学  
描述: 在<论语>与<心经>的张力中,酝酿出中国文化史上的"儒家精神".因此,与其说中国文化是一种"儒道互补"的文化,毋宁说是一种"儒释互补"的文化更为符合事实."儒释"之间怎么能够"互补"呢?这就需要从<心经>的哲学解读开始.本文就是对此的一次尝试.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