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孔子与《周易》
作者: 蒙培元   来源: 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本文根据众所周知的现成材料,谈谈孔子与《周易》的关系。这包括两个问题:一是孔子对《易经》的解读;二是孔于思想对《易传》的影响。一、孔子对《易经》的解读孔子学习过《易经》,并且以《易经》教育学生。这是有案可查的。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孔子到了晚年,特别喜欢《易经》;二是,不是一般的喜好,而是反复学习、把玩,以至简册的绳子断了三次。进一层的问题则是,孔子为什么如此喜欢《易经》?他对《易经》又是如何解释的?
郭店竹简“■”字与孔子仁学
作者: 梁涛   来源: 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孔子创立儒学,同提出仁密切相关,而如何理解仁却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有学者称,“仁构成孔子学说中的一个高难问题”,“要把这个概念解释清楚,要使这个问题得到公认的解决, 至今仍然是困难的。”据介绍,西方关于“仁”就有benevolence,love,altruism,kindness,charity, compassion,magnanimity,.perfect virtue,goodness,true manhood,manhood at its best, human-heartedness,human
孔子道德形而上学研究
作者: 沈顺福   来源: 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中庸     孔子    
描述: 仁是孝、忠、义等。仁是善。善是一种道德价值。道德价值是主体的私意的表达。同时也是主体的一种赞叹与呼吁。相对于义的利是一种事实陈述。作为知识形态的陈述具有绝对性。孔子主张不要有这种绝对性,故智者需要动。性与天道是本体论话题。孔子不说。说了便会产生悖论。这也是孔子人性论矛盾的根本原因。中庸的真正精神是选择与实践。实践则是存在的真正在世方式。而选择的前提是德性的形成。反省、敬等便是途径。
从《穷达以时》看孔子的“时遇”思想——兼谈《论语》“学而时习之”章的理解问题
作者: 杨朝明   来源: 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郭店楚墓竹简有《穷达以时》一篇,其中内容与包括《论语》、《孔子家语》、《庄子》、《荀子》、《吕氏春秋》、《韩诗外传》、《说苑》、《风俗通义》在内的众多传世文献相互联系,十分引人瞩目。按照笔者的理解,该篇的重要价值还在于体现了孔子思想与当时社会的关系。孔子追求用世,希望能够实现政治理想,但他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无道”的现实决定了自己的政治命运。不过,他坚定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的学说,无论在怎样的困苦境遇中,都应当坚守节操, 不忘修德,以君子人格自律。作为孔子裔孙子思的著作,《穷达以时》印证了孔子对自己政治命
儒学的求真求善与科学技术
作者: 丁原明   来源: 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儒学作为以直觉内省为指向的德性建构体系,其与以认识和控制自然为指向的科学技术之间的差异,可以说是一个不证自明了的问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儒学与科学技术相隔绝,也不意味着前者与后者处于绝对排斥的状态,而是在思维意向上或价值取向上,两者具有相当程度的关联性。一般以为,科学是求“真”的学问。但是,属于求“真”的学问不啻科学,其
简论清代儒学的再整理
作者: 宋志明   来源: 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清代儒学   顾炎武   戴震  
描述: 清代儒学家力图从儒家经典中重新挖掘儒学的意蕴,致力于儒学的再整理。针对宋明理学的弊端, 顾炎武提出两条挽救儒学的措施,一条是正本清源,另一条是由器求道。戴震提出“道器一体”,“气化即道”、“理在事中”、“理存乎欲”等新观点,重申了儒家关心国事民瘼的民本主义思想,恢复了经世致用的学风。清代儒学表现出较强的批判意识和学术独立的意识,构成儒学的第四个理论形态。
儒学的现代转型及其哲学化诠释
作者: 景海峰   来源: 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清末经学解体以后,儒家思想的表达方式和传播途径面临着根本性的挑战,经典的注解和叙事被现代学术的学科研究形式所取代,除了社会巨变所导致的现实意义的消解之外,儒学在思想的传递方面也遇到了空前的危机。本文分析了经学瓦解后,儒家经典之身份性的改变,与新学术体系的扞格难入,被“材料化”而分科治之的困窘。对熊十力开创的哲学化的儒家思想诠释之路径做了描述与分析,指出由熊氏开头、唐君毅和牟宗三等光大之、以思想观念的发挥为中心的哲学路向,极大地拓展了儒家思想现代转化的空间,为儒学的主体性重建、叙述方式的更新,以及融会西学和
一九三○年台湾儒学、墨学论战之思维与诠释
作者: 翁聖峰   来源: 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台湾儒墨论战   张纯甫   台湾传统思想   儒学墨学论战   連雅堂  
描述: 儒学墨学论战与非孝论、乡土文学是日治时期台湾反传统思维的一环,各不同文化層面都可發現新 舊並呈的现象,衝擊既有的文化體制。無論是在台湾或中國知識分子對傳統文化重新主估,儒學、墨學論 戰可視爲傳統文人對新文化挑戰的一種回映。日治時期儒墨論述對墨學有批判者,有支持者,亦有调和論者;调和論者認爲在東洋文化衝擊的纷爭時代,更该打破“獨尊儒學”的窠臼才能截長補短,提昇社會的思想文化;墨學批判者,主張“西學東渐之今日”宜堅守固有的儒膛,二派對學問優先次序的主張不同, 而墨學“兼愛”與儒學“仁學”的差異性更是他们討論的
援引儒经理念 贯通儒佛心法——《周易禅解》蕴涵的儒学思想
作者: 谢金良   来源: 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周易禅解   易佛相通   蕅益智旭   儒学思想  
描述: 明末高僧蒲益智旭《周易禅解》,是援引佛学思想解说《周易》经传的代表作。本文通过解读文本发现,《周易禅解》也蕴涵着大量的儒学思想,主要是孔孟学派、程朱学派、陆王学派的思想。智旭援引儒学的思想来解说《周易》,使儒学与佛学的思想在易理的层面上得到融会贯通,为其阐发“易佛相通”、“三教合一”的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陆九渊思想与道家、道教
作者: 孔令宏   来源: 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道家   道教   陆九渊   禅宗   儒学  
描述: 陆九渊思想是宋明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在学术渊源上,它倾向于禅宗。但事实上,陆九渊对《老子》、《庄子》、《列子》、黄老道家的思想深有所究,对道教也有所了解,在理本论、功夫论、境界论和社会政治思想等方面,都深受道家、道教的影响。他虽本于《孟子》并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对儒家思想多所发展,但促成其创新的思想源泉,主要是道家、道教。陆九渊并非淳儒。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