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对传统常怀敬畏之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儿女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法作品   精神寄托   传统   “粉丝”   石景山   敬畏  
描述: 本刊记者李肖含 赵易之的“抱雅斋”藏在京郊石景山某艺术区的一隅,空间不大,却也宽敞,正是他终日笔耕的所在。 这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他“身体的延伸”,除了一扇门,其他的三面墙壁全部被他自己的书法作品给遮住了。这里是他的“藏经阁”,也是他的精神寄托。终日在此流连的,除了他的朋友、“粉丝”,还有那些慕名前来求字的顾客。 赵易之写字极用心,又极易动情。他常说,写字就像唱歌,讲究韵律,又如跳舞,讲究拍节,要有情感,方能有佳作。每次写字,他总是纵身其间,用心揣摩每一个字背后的意思,—下笔便全神贯注,须臾入定了,甚至旁边有人围观也全然不知。兴致起时,他还会以酒助兴,且饮且书,斗酒书百篇。 此刻,他正俯身写作的是他所钟爱的经典名篇-《前赤壁赋》。“苏轼真是太伟大了!”他说,“这短短的几百字传达出了多么丰富的情感啊!我这个人,没什么爱好,最喜思接千里,神交古人。” “士大夫”情结 赵易之祖籍浙江,出生于北京,按照族谱上的记载,他这一脉都是北宋皇室的后裔。宋室南迁以后,他的祖先从中原地区来到了浙江,最后定居在了绍兴。南宋灭亡以后,族人沦为平民,世居江南,以诗书传家。 清朝末年,他的曾祖父考中了功名进京做官,于是举家北迁来到了北京。祖父这一代仍是文官,曾在直隶(今河北省)涞水县做过一任知县,至今赵家在涞水县城仍有一处宅院。及至民国,国难日亟,自幼饱读诗书的父亲投笔从戎考进了黄埔军校第六期,后来成为了国民党军队中的一位高级将领。 抗战时期,他的父亲曾任第十二战区的后勤部支部长,与当时的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私交颇深。抗战结束以后,第十二战区原建制地变成了“华北剿总”,他的父亲又担任“华北剿总”的后勤总监,仍在傅作义手下任职。 赵易之出生的时候,正值北平和平解放前后。当时已是国军中将军衔的父亲因难舍在大陆的亲人,放弃了全家飞台湾,随傅作义将军率部起义。这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也因此得名“新元”,字“易之”。 家庭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小时候家里藏书很多,四书五经、《朱子家训》之类的古籍,他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读过了,而藏书中一些历代书法名家的碑帖,则是他初学书法时的教材。 家族里一些世代相袭的传统,也成为看不见的家训。“崇儒尚道,重德保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些先贤们的古训他在很小的时候就默记在心。 父亲虽是武将,但那时黄埔出身的军官大多文武兼修,学养深厚。赵易之从小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书法,初习二王,后颜柳,再次赵孟頫、董其昌。他习字极用功,熟悉他的朋友说那时的他已经开始“日习千字,无一日不临池”。 年龄稍长,他又得王遐举、吴未淳等大家的点拨,书法水平日益精进。在所有入笔的文章中,他最喜欢写的是宋代大文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短短的几百字,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情感,更表现出中国传统士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曾有人说他身上传统的士大夫情结太重了。他正色说:“我的这种情结与生俱来,如果离开幼时家庭里的传统滋养,我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天天刻蜡板练出来的底子” 赵易之常说,他有两个家乡,一北一南,一个是北京,一个是绍兴;有两种职业,一文一武,一个是书法家,另一个是军人。他出身旧中国的官宦之家,一降生却是在新中国;他自幼喜欢书法,却又机缘巧合地入了伍、参了军。这些事儿串起来,有些无奈,又有些宿命,颇堪玩味。 因为父亲曾是国民党的高级军官,赵易之说他小的时候一直都感觉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着。“父亲被打成了历史反革命,全家人整天担惊受怕、东躲西藏。”但幸运的是,每到关键的时刻,总会有人提前通知全家人出去躲一躲,等风头过了再回来。因此,在历次的政治运动中家人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 1968年,上级第二次落实对国民党起义人员的政策,问他的父亲有什么要求。父亲说他当了一辈子的兵,没有其他的要求,只想把自己的孩子也送到部队里去。 不久后,19岁的赵易之便如愿地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当时与他同赴部队的还有卜几位起义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子女。 在部队,他先是在新兵连里待了几个月,后来又进入连部做了文书,主要负责放电影、办墙报、刻蜡板之类的事情。这样的工作虽然无趣,但他却自得其乐:“办墙报,要看大量的书籍,刻蜡板不但可以练字,还能锻炼心性。” 几年前,他曾耗时数月创作完成了一幅大型书法作品 一将著名的佛教经典<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全文5000多字以正楷写在了一米多长的缎面上,见者无不惊叹。他则笑称,这全是当年在部队里当文书时天天刻蜡板练出来的底子。 初到部队那几年,“文革”仍在继续,军营里的生活相对封闭,虽然单调,却也踏实。在这里,没有人计较他的出身,他也不必忍受旁人异样的眼光了。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部队图书室里居然还有不少的图书、字帖。“要知道,当时这类图书极其匮乏,即使是在新华书店都是难得一见的宝贝。”他说。 “文革”十年,很多人因此中断了学习,而赵易之却每天在部队图书室里读书、习字,如饮狂泉。“那十年对很多人来说是一场浩劫,而对我来说却是进步最快的一个时期。”他说。 从1968年入伍到1991年从部队转业,他一共在部队里待了23年,除了中间到石家庄陆军学院读书的两年,他几乎一直是在部队的文化宣传部门工作的。“这是一个人一生当中最美好的年华,”他说,“我把它献给了部队,献给了书法。” 启功先生的忘年交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赵易之曾在北京与启功先生有过一面之缘,并由此开始了与启功先生长达20多年的忘年之交。 “那时候我还在军队的文化寅传部门工作,部队的一个首长特别喜欢启功先生的书画作品,就经常带我到先生家里去,这样一来二去大家就熟悉了。” 后来,首长退休,渐渐去的少了,而赵易之却一直坚持了下来。一有机会他便会带上些小礼物到启功先生家中请益,遂与先生成为忘年好友。那时候是改革开放之初,生活物资还不丰富,部队里偶尔会供应些紧俏商品,赵易之总是先给启功先生留一些,之后再给家人留一些。 赵易之还常把自己的书法作品拿给启功先生看,启功先生称赞他的书法功底好,虽师法占人,却又能融会贯通,“经之,营之,融成自家面貌。”启功先生对书法艺术要求苛刻人所共知,这句话已是相当高的评价。 那时候启功先生的工作很忙,日程安排也很紧张,但每次赵易之来访,他们一聊就是一个晚上。“有时候下午去拜访先生,天晚了先生还不放人。就吩咐家里的保姆炒上两个菜,随便吃点儿,继续聊。聊天文、地理、历史、人物。桌上没有酒,就喝点儿茶,他不喝酒。” 与启功先生的这段忘年交,让赵易之一直觉得非常幸运。“先生是著名的前辈大师,和先生在一起,不但对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能够处处感受到先生的谦虚、淡泊,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 赵易之回忆:“有时候我冬天去看他,看见他坐在椅子上,身上就只穿了一件用针缝的棉袄、一条睡裤,这就是我们‘国宝级’的大师呀!” “现在像这样的大师已经近乎绝迹了!”他感叹道,“如今的许多书法家开始变得越来越浮躁,一幅字低于多少钱的润格就不写,太功利了!”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学书法先学做人,古往今来的许多大书法家几乎都是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的谦谦君子,如果一切都向钱看,那迟早会毁了自己,也毁了书法这门艺术。”对传统常怀敬畏之心 赵易之从小接受传统的家庭教育,长大后又曾在部队里当兵,他的字庄重大气、法度严谨。他常说自己在书法上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人,很多的时候与现代书画界的新式潮流格格不入。 “有一个时期,社会上特别流行一种速成的书法,教人如何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提高书法水平,这个我就不赞成。真正的书法还是要先从最基本的东西人手,反复练习,循序渐进才能一步步有所提高,速成的东西是要不得的。” 他非常庆幸自己在小的时
虞集与元代复古书风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法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刻帖   书风   精神寄托   上层人士   民族歧视   南宋书   书学   文人士大夫   论书   元文  
描述: 一一个朝代的文化发展必定与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密切联系着,元朝推行的是民族歧视、压制汉文化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废除自隋代开始的科举制度。从而使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受到草原游牧文化强烈的冲击,尤其是中原文人饱受摧残和伤害,出现了"九儒十丐"、文人出仕无门的报国悲哀现象。此时,本是宋文人士大夫雅好娱乐的琴棋书画便成为元文人的精神寄托,汉文化面对不被国家上层人士重视、并禁止各族人们学习汉文字的恶劣形势,元代书家不得不高唱复古之歌来保卫汉
制茶时节
作者: 暂无 来源: 普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序   精神寄托   过程体   茶农   制茶   茶树   文化背景   茶文化   普洱茶   制作工艺  
描述: "神农有个水晶肚,达摩眼皮变茶树"从古至今与茶有关的神话、传说、故事多不胜数。茶与人历经了千年的朝夕相处,在时光的轨道中留下了无可取代的厚重印记。茶,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繁衍出了许多品种,多样的制作工艺和多元的茶文化。古人云:茶是儒,是仁、义、礼、智、信;茶是佛,是来世净土的精神寄托;茶是道,是乐天知足的自我心灵安慰;茶是和,充满着怡情温柔,至善至美;茶是静,充满着清淡天和,养精蓄锐。当茶从最初的抽芽嫩叶到成熟,茶农采摘,晾晒,揉捻,发酵,筛选,压制等工序,才能作为成品冲泡,最后端上茶
我的园林山水画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陈磊   时体   精神寄托   江南园林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纯静   审美意识   儒道   宣纸  
描述: 这些富有创意的园林山水,融汇了绘画的审美意识,同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别是儒、道的思想。 儒道的审美观体现在江南园林黑白两大基调上。水墨画的纯静、清淡,恰好能表现这种感觉。 …… 园林是不走出家园便可寻到的精神寄托之所。有如人之目颧,这便是画家为之传神的要点所在。
衢州黄玉,衢州工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传统文化活动   精神寄托   红山文化   中华文明   发展史   衢州   良渚文化  
描述: 中国人历来爱玉、重玉、藏玉。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时期算起,至今已有七干多年历史。从实用、装饰到赋予精神寄托,一部玉器发展史,甚至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丰年玉,荒年谷”。经历了周、汉、宋、清四朝的繁荣发展之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玉器收藏作为传统文化活动逐渐复苏并火爆发展。 衢州黄玉,应国强民富之运而生。
大众儒学与儒学大众化:《大众儒学语录》序
作者: 曾国祥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对形式主义   海内外华人   中国文化   礼义   家庭美德   中国学   儒家文化   物质文化   伦理道德建设   《大学》   精神寄托   知行合一   安邦   道德精神   儒学文化  
描述: 最近一个时期,国家倡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教育界兴起了国学和儒学热。什么是国学?什么是儒学?大众儒学学什么?退休以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请教了一些专家学者。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政治及其社会的灯塔和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学即中国学,实际上就是中国文化学。儒学就是儒家文化学。中国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同样,儒学文化也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物质文化,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