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南海孔氏岳雪楼 藏书首次散出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东史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书楼   孔广陶   藤田丰八   岳雪楼   罗振玉  
描述: 南海孔氏岳雪楼是近代广东四大藏书家孔广陶的藏书楼。孔广陶(1832—1890),字鸿昌,号少唐,广东南海人。孔氏以业盐致富,孔广陶承其父所藏,又广求旧本,宋元刻本、明初佳本皆有之,尤以清殿本为富。又
南海孔氏岳雪楼抄本四海遗珍录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东史志(视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氏   万木草堂   抄本   藏书楼   康有为   南海  
描述: 南海孔氏岳雪楼,是广东近代最著名的藏书楼之一,与伍崇曜(1810—1863年)的粤雅堂、潘仕成(1804—1873年)的海山仙馆、康有为(1858—1927年)的万木草堂,合称“粤省四家”。[第一段]
评《南湖藏书楼纪事》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论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京大学   天下文章   藏书楼   《典论·论文》   经典阅读   阅读主体   余三定   子堂   青年学子   文道合一  
描述: 南湖藏书楼楼主余三定先生,素喜读书,好书、购书至藏书无数,遂筑楼以藏之,又因楼缘结四方,论天下文章学术,谱藏书雅趣逸闻,汇成《南湖藏书楼纪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第1版)。南北东西的蔼然
过云楼藏刘履芬抄本考述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履芬   绛云楼   缮本   中国古籍   藏书楼   同治七年   《尚书大传》   吴兆骞   人类文化遗产   浙江衢州  
描述: 2005年,过云楼藏书拍出2310万元,创下当时中国古籍拍卖的神话;2012年6月,这批重要人类文化遗产再次现身,最终以1.88亿元落槌。过云楼藏书中,特别是刘履芬的抄本不但数量多,而且品质高,为专家学者所乐道。刘履芬(1827—1879),字彦清,一字泖生,浙江衢州市江山城内雅儒坊人。少时勤于读书,酷爱诗词,随父客居苏州后,跟从苏州名儒王韫斋读书,留下不少作品。同治七年(1868),苏州设立书局,聘刘履
后知不足斋书事考略
作者: 暂无 来源: 图书馆杂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晋书详节   鲍氏   古倪园   藏书楼   知不足斋   古逸丛书   鲍廷博   书事   汗筠斋丛书   九经补韵  
描述: 鲍廷爵,字叔衡,号奂甫,祖籍歙县,江苏常熟人。自述“家世业儒,先人著述见之邑乘者代不乏人”,据说与长塘鲍廷博为同族。廷爵父鲍振芳(一作振方)嗜书,有后知不足斋藏书楼,著有《金石订例》四卷、《舆地形势论》一卷。廷爵继武先人,收采旧籍,勤加校刊,刻书堂号有抱芳阁、后知不足斋,自编有《抱芳阁书目》。
大隐隐于市 闭门即深山 藏书家韦力先生访谈(上)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禄琳琅   藏书楼   明万历   国家图书馆   中国历史   官刻本   收藏价值   宋版书   古籍善本   藏书家  
描述: 传统文化的高度向来是超然物外的。虽然有着具体的物象基础,但是深谙古籍收藏绝俗故高、天游故静的谐趣者,必能找到那片纯属个人意会的峰峦。文化化人,真气完足,儒风雅韵,读书养心。我眼中的韦力正是一位忘怀得失、至诚至远的藏书家。
孔府旧藏的半部《康熙字典》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体活动部分   文化历史   孔府   中国传统文化   藏书楼   收藏   铁琴铜剑楼   《康熙字典》   儒文化  
描述: 中国的藏书文化历史悠久,历史上曾有过许许多多的藏书大家和藏书楼。如清宫的“天禄琳琅”、民间的“天一阁”“铁琴铜剑楼”“过云楼”等等。过些藏书楼现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令人困惑的是
周永年藏书建设理论浅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图书馆学刊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书馆学家   图书馆学著作   藏书楼   儒藏说   学科范围   周永年   藏书建设   四库全书   建设理论   传者  
描述: 周永年(1730~1791),字书昌,号林汲山人,山东历城人。著名的学者和图书馆学家。其图书馆学著作有《四库全书》中佛教,道教著作的提要部分、《先正读书诀》、《儒藏说》。周永年的藏书建设理论集中反映在他所著的《儒藏说》和其他几篇信札中。
冯孟颛与天一阁
作者: 暂无 来源: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编目工作   冯孟颛   藏书楼   江南园林   尊经阁   委员会委员长   慈溪县   刘随州诗集   小景   登楼  
描述: 凡是到过天一阁的人,无不被它的江南园林小景和清逸硕儒之风度所吸引、陶醉,乐而忘返。但是,解放前三十年代的天一阁却是墙垣倒塌,楼阁污朽,杂草丛生,一付败落景象。而范氏后裔星散式微,无力相继。幸得当时初任鄞县(宁波市当时亦归鄞县统辖)文献委员会委员长的冯孟颛先生急公好义,集资修葺,才得以保持原貌,留芳至今。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