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试论佛教中国化后对传统社会的教化作用
作者: 暂无 来源: 滁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化   传统社会   三教合流   佛教中国化  
描述: 历史上佛教作为外来宗教,深入于中国文化之中并作为有影响力的意识形态,其影响主要集中并体现在中国的社会教化方面。自魏晋开始,儒佛道三家开始交融互补,并且在政府和民间,佛教都取得了成功。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其道德学说中又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尤其是儒家道德部分,从而更加符合国人的道德习惯,达到儒佛一致,成功地融入传统文化,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对社会教化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佛教传经者与佛教信徒由于能够严格地遵守清规戒律,钻研义理,博览群书,故此一时成为有着巨大示范作用的道德楷模,得到胜过儒家大师的尊重。随着三教合流,三教相互借鉴,各为统治阶级所用时,佛教道德学说在其华化的过程中,也逐渐被认同,它在大众中的教化作用就会确定下来,从而在更为深远的意识上和更为广的范围内有效地发挥其意识形态力量。
从格义看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翻译策略的演进
作者: 暂无 来源: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格义   儒释道三教   佛经翻译   历史作用   翻译事业   演进   翻译策略   佛教中国化  
描述: 中国翻译事业发轫于东汉至隋唐的佛经翻译。在印度佛教中国化的漫长历程中,格义这种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翻译策略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论文从历时的视角着力探讨格义在佛经翻译不同时期所发挥的作用及表现出的局限性,介绍东汉至西晋的翻译早期、东晋至隋朝的翻译中期与唐初至唐中叶的翻译末期等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由格义演绎而成的杰出翻译家的翻译理论,以期梳理儒释道三教碰撞、交流、吸纳、相融进程中翻译策略的演绎与推进,辨证地评价格义的历史作用。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