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隋唐高僧与儒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隋唐佛教   高僧   佛教中国化   儒学  
描述: 隋唐高僧涉览外典,兼通儒学者甚多,他们与儒学之因缘各有不同:一是禀承家学,淹贯儒家经典;二是出家前在地方学校业习儒家经典;三是出家后在佛教寺院兼习儒家经典。积习所染,兼通儒学的隋唐高僧在翻译经典、讲习经义、著书立说的过程中,往往参以儒义,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扮演了独特而重要的角色。高僧儒佛双修是隋唐时期儒佛融合的典型表现,是隋唐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
试论佛教中国化后对传统社会的教化作用
作者: 暂无 来源: 滁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化   传统社会   三教合流   佛教中国化  
描述: 历史上佛教作为外来宗教,深入于中国文化之中并作为有影响力的意识形态,其影响主要集中并体现在中国的社会教化方面。自魏晋开始,儒佛道三家开始交融互补,并且在政府和民间,佛教都取得了成功。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其道德学说中又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尤其是儒家道德部分,从而更加符合国人的道德习惯,达到儒佛一致,成功地融入传统文化,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对社会教化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佛教传经者与佛教信徒由于能够严格地遵守清规戒律,钻研义理,博览群书,故此一时成为有着巨大示范作用的道德楷模,得到胜过儒家大师的尊重。随着三教合流,三教相互借鉴,各为统治阶级所用时,佛教道德学说在其华化的过程中,也逐渐被认同,它在大众中的教化作用就会确定下来,从而在更为深远的意识上和更为广的范围内有效地发挥其意识形态力量。
论中国佛教的人性善恶观——以天台宗为重点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佛教善恶   性具   佛教中国化  
描述: 中国佛教谈人性善恶,与世俗伦理意义上的善恶有重要分别,但又与世俗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有内在联系。以天台宗为重点的“性具善恶观”,有其印度之源,中土之流,但与儒家的性善性恶有别:一、中土佛教天台宗的“性恶”,指的是人性(佛性)除具备善的因素外,还包含恶的性质,善和恶是心性(佛性)统一体的两面;二、台家所说的善恶为性之“所有”,儒家所说的善恶为性之“所能”。在儒释道三教融合已成定局的氛围中,台家善恶观吸收传统伦理思想又有进一步发展,这体现在明代传灯法师的“性善恶论”中。台家善恶观对华严宗、禅宗等都有重要影响,是最具中国化佛教特色的善恶观
佛教中国化与三教关系论衡:兼论洪修平先生《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
作者: 韩凤鸣   来源: 当代佛教与文化繁荣研讨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人文特色   三教关系   佛教中国化  
描述: 三教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大问题,当把这个问题纳入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行考量时,许多重大问题都可以得到恰当、合理的解释。从佛教初传依附本土文化的适应性发展史,到佛教壮大而与儒道产生交锋碰撞,再到三教逐渐沟通融合、中国化佛教人文特色的形成,本文力图全面展现佛教中国化及三教关系的丰富的问题史。在这过程中对洪修平先生著作《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的相关观点进行引征和述评,该书在三教关系研究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提供了许多重要观点和研究方法。
《牟子理惑论》史料价值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长治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格义   三教关系   牟子理惑论   史料价值   佛教中国化  
描述: 《牟子理惑论》作为著名佛教文献,表明在佛教传入中国早期,传统士大夫在儒道思想的影响下,用“格义”的方法来学习佛教,会通儒、释、道三家关系的努力。该书在佛教初传华土时的儒释道三教关系、时代背景与思想状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同时也存在着部分缺陷与不足,如书中部分情况与史实不符、对儒释道三教关系存在片面解释、佛教教义与认知水平的差异等问题。
张九成佛教观论析-兼论佛教中国化的路径及特点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观   路径   张九成   佛教中国化   特点  
描述: 該文以張九成對佛教的認知、理解和評價為話源,指出張九成的佛教觀具有雙重性,即在言道方式、生活性情方面親近佛教,而在心性、倫理方面排斥佛教。在此基礎上,文章進一步對張九成思想的歸宿和儒家學者在佛教中國化過程中的作用兩個問題進行了討論,認為張九成的思想特色是“身佛心儒”而非“陽儒陰釋”,儒家學者在佛教中國化的程度和特質兩個方而扮演了重要角色。
“儒佛不二”的中国化佛教——“儒佛关系与佛教中国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述评   中国佛教   国际学术研讨会   佛教中国化   儒学   儒佛关系  
描述: 无论是研究中国佛教还是研究儒学,都不能不关注"儒佛关系",这基本上是学界的一个共识,然而,共识归共识,与此有关的学术研讨会,也就是专门以"儒佛关系"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却是少之又少。尽管每年儒学和佛教都要举办很多学术研讨会,但儒佛双方好像都没太把"儒佛关系"放在心上,以至于弄得"儒佛关系"掉入"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境地。儒学方面觉得谈"儒佛关系"有损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的正统尊
从三教关系与契理契机谈隋唐佛教宗派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佛道   契理契机   三教关系   隋唐   佛教中国化   佛教宗派  
描述: 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既是汉魏以来中国佛教发展的必然,也与隋唐社会环境和帝王的三教政策密切相关,它是隋唐多元文化格局中与儒佛道三教关系下中国佛教发展的新成果。对于中国佛教宗派如何评价,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例如作为印度佛教中国化的成果,其主流思想如来藏佛性论是否背离了真正的佛教?本文认为,契理与契机是佛教中国化的基本原则。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中国佛教藉着怎样的文化载体,其随机教化的方便与印度是否一样,而在于其根本的宗旨与佛陀创教的本怀是否一致。中国佛教宗派的理论具有儒学化、道学化的特色,但并不能由此而否定或不承认其对印度佛教的继承及与之根本上的一致。中国佛教的儒道化色彩,并不影响中国佛教仍然是“佛教”。
关羽崇拜与儒、释、道三教
作者: 暂无 来源: 宗教与民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忠义   三国演义   关羽信仰   道教   天台宗   佛教中国化   智者大师   文化现象   关羽崇拜   玉泉山  
描述: "关羽崇拜"是唐宋以来逐渐形成的具有极其广泛社会基础的一种文化现象。关羽本为蜀汉政权一位功过参半的大将,自唐朝起关羽开始被神化,至元代已成为"宇祠遍九区"的尊神,明清时代更是妇幼皆知、香火尽占的大帝天尊,并向海外辐射。"关羽崇拜"的形成,除了小说《三国演义》和各种文艺作品的反复渲染和民众心理的认同等原因外,儒、佛、道三教对关羽
“儒佛关系与佛教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举行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发展   研究中心   教授   新儒学   开幕式   世界宗教   佛教中国化   学术研讨会   儒佛关系   山东大学  
描述: 2010年10月16日—18日,由山东大学佛教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和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主办,山东长清义净寺协办的"儒佛关系与佛教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方宏建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山东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陈坚教授主持。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