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毛泽东对儒学与孔教的认识
作者: 毛胜   来源: 毛泽东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儒学   孔教  
描述: 毛泽东认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但他反对将孔夫子变成孔圣人、将儒家学说作为统治工具,反对各种形式的孔教活动。正因为毛泽东既有扎实的传统文化底蕴,又有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所以他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把“马克思”和“孔夫子”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自由主义与儒学传统--以胡适为例的说明
作者: 马少茹   张三萍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儒学   传统文化  
描述: 以胡适为代表的中国自由主义在向中国传播西方自由主义的同时,片面地否定和批判中国的儒家文化,导致自由主义没有建立起与儒学接榫的机理,也就没有建立起与深受儒学影响的人民大众沟通的桥梁,这是自由主义的实践在中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自由主义追求的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理想,正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不断由理想变为现实。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吸取中国自由主义的深刻教训,马克思主义必须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必须建立与传统文化和传统儒学的深层联系,以获得传统文化的支持。
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构大同儒学
作者: 邱文元   来源: 特区实践与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同儒学   连续型路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道德革命  
描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在于,从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和价值二元化立场出发诠释马克思主义遇到的形式和内容的矛盾,只有借助儒家思想的“一个世界”的世界观,才能够克服.一旦实现了这种形式上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和儒家思想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都是普遍真理,前者是在西欧历史文化的特殊语境揭示普遍真理,后者则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殊语境中揭示普遍真理.因此,转换语境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成了儒家现代形态建构的一条途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儒学新开展
作者: 邵龙宝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学新开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描述: 儒学的新开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绕过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的底色和个性特质。儒学传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元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因”。儒学的新开展必定要广泛吸取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优长,在综合创新中不能离开主导性的解释系统;必须正视一个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问题——儒学自身是精华与糟粕的统一体。儒学的新展开需要突破自己、超越自己,让“个我”真正在当代站立起来;应当进一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信息社会向世界传播“和谐”理念、声音和行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儒学对接方式的综述
作者: 汪蕾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接方式   融合方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传统儒学  
描述: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实现改革开放、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须坚定遵循的思想领导。而中国儒家思想则是通过世世代代的因循传递,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精髓。将二者进行有效、平稳、良性的融合,实现马克思中国化和传统儒家思想的时代化、全球化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做出最佳的指导作用,不仅需要学理上的探讨,更需要将思考力转化为执行力,将理论上的突破春风化雨般的播撒在每个当代中华儿女的心田之中。
文化的重构与道德的重建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道德   重构   融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描述: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与“民主”的缺陷,我们不得不提出文化重构和道德重建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三教合流的文化,儒、释、道经过一千多年的斗争与融合形成了宋明理学,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伟大复兴。宋明理学对于哲学核心问题——一般和个别关系的解决方式是伦理学的,而西方哲学对一般和个别关系的解决方式是本体论——认识论的:“一”导向了科学,而“多”导向了民主。今天我们呼唤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文化的重构和道德的重建是其核心任务,而本体论——认识论的建构方式或许是一个选项。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