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自由主义与儒学传统--以胡适为例的说明
作者: 马少茹   张三萍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儒学   传统文化  
描述: 以胡适为代表的中国自由主义在向中国传播西方自由主义的同时,片面地否定和批判中国的儒家文化,导致自由主义没有建立起与儒学接榫的机理,也就没有建立起与深受儒学影响的人民大众沟通的桥梁,这是自由主义的实践在中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自由主义追求的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理想,正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不断由理想变为现实。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吸取中国自由主义的深刻教训,马克思主义必须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必须建立与传统文化和传统儒学的深层联系,以获得传统文化的支持。
伊斯兰教与儒学会通三题——以明末清初“回儒”群体为中心
作者: 金刚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天柱   刘智   文明对话   王岱舆   回儒   马注  
描述: 明末清初,在伊斯兰教与儒家思想文化的对话、交流、调适和融合过程中,中国社会出现了“回儒”这一引人注目的群体。“回儒”的产生,真正开启了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文化全方位的对话和融合,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传播的转折点,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回儒”这一群体在融会贯通伊斯兰教与儒学这两大文明体系方面的思想和活动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尤其对当前更好推进“一带一路”实施、促进与沿线穆斯林国家的“民心相通”,有十分有益的借鉴作用。
脱蛮入儒:19世纪土家族的文化认同与社会转型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土家族   社会转型  
描述: 本文认为,经过“改土归流”后的百余年努力,无论是从儒家文化视野还是从土家族自身的民族认知方面看,土家族都已“脱蛮入儒”,实现了华夏认同与社会转型。这一文化认同与社会转型是由国家的制度安排促成的。正是有了这一转型的社会基础,才使土家族在20世纪的现代征程上走得比较主动与自觉。
反思与践行:苏轼的侠义理念及其文化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还珠楼主   文化反思   侠文学史   苏轼   侠义精神  
描述: 苏轼对侠义精神的思考,大致表现有三:一是认为行侠仗义是人性的一种体现;二是游侠的出现是权力固化的社会现象,伦理规范已成为个体价值生发的禁锢;三是“文武并重”能够部分缓解个体生存的社会压力。宋朝的“重文轻武”策略,对列国纷争时期的侠客崇拜文化遗留有抑制作用,但无法改变社会颓势。“儒侠”是苏轼侠义观念的社会实践,与孟子的“民本”思想有关,也与“因缘”佛法精神相联系。而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等构筑的正邪不两立、济善除恶模式及侠士男女的文人雅趣,还应上溯到苏轼的侠文化理念。
儒佛互补:明清易代之际岭南士人的行为特征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佛互补   岭南士人群体   明清之际   行为特征  
描述: 明清易代之际,岭南士人表现出了鲜明的地域个性。甲申之变发生后,岭南的士子纷纷“勤王救国”。当清王朝逐一平定各南明小王朝之后,岭南士人又纷纷选择出家与“殉道”两条道路。究其内在的思想动因,除了士人受到儒家思想的全面熏陶之外,与岭南地区长期以来佛教文化的浸染及基督教文化的渗入有着直接的关系。岭南士人在特殊背景下选择出家,与传统士人“儒道互补”的双重人格有很大区别,确定地说,应当是“儒佛互补”。而“殉道”的行为,当是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平城时期的文化交融与北魏文学的复苏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交融   复苏   北魏文学  
描述: 天兴元年七月,北魏王朝迁都平城。此后平城(今山西大同)作为北魏的都城,前后存在了94年。在这近百年时间里,北魏的农业、工商业、对外贸易等经济形式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促进了平城时期经济的繁荣。在思想文化方面,拓拔氏一改前期仇视、惧怕汉文化的心理,逐渐接受汉族文化,儒、道、释,以及外来文化相互交融,共同促成了北魏平城时期文学的复苏。
江州隐逸文化与晋宋之际文风的演变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遁世文学   江州   隐士群体   晋宋文风演变   隐逸文化  
描述: 晋宋之际文风的演变与会稽士族文学的消歇、江州隐士文学的崛起有很大关系。江州隐逸文化以庐山僧团、贫寒隐士等隐逸群体为代表,思想上儒释道交融,形成了遗世弃荣的隐逸文化心态,此种文化心态对文学创作颇有影响。以清俊脱俗、安贫乐道为基调的江州遁世文学,打破了东晋中期会稽士族文学的玄虚简淡之风,在创作主体、文学主题及文学风貌等方面,对晋宋之际文风的演变产生了较大影响。
论“荷花情结”对中国佛教文化的审美观照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荷花情结   莲荷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审美观照   佛教文化  
描述: 中国是荷花的故乡,古往今来,莲荷与国人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也逐渐形成了情趣盎然的荷花情结。荷花对华夏社会文化生活的观照具有普施性,它从最初的简单民间信仰到宏观性的社会思想,再到后来系统的佛、道、儒三家文化,荷花的象征意义被不断借用和重新赋予。荷花在佛教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和特殊的宗教地位,并在佛学信仰体系中昭示着光明、美好、高尚和圣洁的审美教旨。
人格理想:美学史研究不容忽视的方面:我国先秦时代审美观念谈片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格理想   美学史   先秦时代   审美观念  
描述: 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应该关注人格理想,一些美学范畴、命题才有各得其所的归宿;人格理想的嬗变决定着审美观念的嬗变。考察先秦时代的审美观念,尤为容易验证。《周易》所崇尚的是保合太和、兼备易简之善的圣人,孔子可谓是乾、坤二德的最佳体现者,因而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人。孔子之后正好出现了两极之间的翕辟成变:《孟子》推崇大人或大丈夫,高扬乾健精神,《老子》(通行本)和《庄子》则尊崇内敛抱一的圣人或至人,守持坤顺精神。屈原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和道家气质的濡染,其审美观念随着华夏民族文化中心的南移而得到广泛传播。至此,华夏美学形成儒、道、屈分立与互补的格局。
改造与适应:明末清初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对待儒学态度迥异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适应   改造   伊斯兰教   儒学   天主教  
描述: 明末清初,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的态度有很大不同:天主教侧重于改造儒家思想文化,传播"福音",进而使整个中国基督教化;伊斯兰教侧重于适应儒家思想文化,"附儒而行",加速了与儒学调和及中国化的进程。两种宗教不同态度的表现和结局,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原因,它对宗教如何在中国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