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回儒——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正道(上)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穆斯林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化   伊斯兰教   回儒  
描述: 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至今1300多年的历史来看,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曲折艰难,大致经历了唐、宋、元、明,特别明清之际的“以儒诠回”汉文译著活动,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代表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正道。
回儒——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正道(下)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穆斯林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化   伊斯兰教   回儒  
描述: 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至今1300多年的历史来看,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曲折艰难,大致经历了唐、宋、元、明,特别明清之际的"以儒诠回"汉文译著活动,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代表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正道。
何以成人:回儒论小世界的起源与复归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世观   回回   回儒   伊斯兰  
描述: 作为人的小世界,是伊斯兰创世论中的重要内容。明清回儒学者在坚持伊斯兰创世论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对伊斯兰人类起源学说进行了全新诠释,建构了完整的小世界起源观,论述“人何以成人”及人的最终归宿。身处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回儒,将伊斯兰神学进行了儒学化的解释,是一种巧妙而智慧的创造。历史上回儒学者开创的以汉文化著述解释伊斯兰文化的学术形式,以及以回儒文化丰富中国文化的历史经验,对当下文明、文化间的对话有重要启示意义。
明清回儒译著中的四元素说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元素说   文明对话   本土化   回儒  
描述: 明清回儒通过苏非和凯拉姆两种途径了解到希腊化自然哲学中的四元素说,因而在他们所译述的四行说中同时包含凯拉姆学家所记述的逍遥派版本和经过苏非改造的新柏拉图主义版本,其中苏非版本占据中心位置。由于其本土化倾向,王岱舆、马注、伍遵契、刘智等前期回儒不约而同的选择置换或省略四元素说中较具异质性的四种基本性质理论。而在晚清,为因应不同的历史语境,马复初、马联元在译解《天方性理》时依据经典原文重新复原了被前辈回儒省略的四性质说,从而完成四元素说通过伊斯兰哲学文本传入中国的历程。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二马有意识的保留了刘智等人借以系统化提纯苏非思想的理学逻辑框架,他们的译解活动实质上也开启了一个反向传播回儒成就的过程。
回儒:从“清真先正”到“文明对话”的实践者——关于回儒的研究简史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斯兰教   明清时期   回儒  
描述: 明清时期,作为一支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回儒在中国社会文化土壤中涌现,他们熟稔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著述了一批有影响的汉文伊斯兰著作。回儒及其论著已成为中国社会和伊斯兰社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学界关于"回儒"的研究,主要经历了"清真先正""回回学者""回回理学家"和文明对话的实践者等脉络。随着研究的深入,回儒的形象和价值贡献也日益丰富和清晰。
“圣人之教,东西同,今古一”——“以儒诠经”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文化会通”
作者: 暂无 来源: 宗教与哲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以儒诠经   文化会通   刘智   回儒  
描述: 明清之际以伊斯兰教金陵学派集大成者刘智为代表的穆斯林学者倡导"学通四教"(儒释道回)、"回而兼儒",运用中国传统思想概念诠释伊斯兰教思想,认为伊斯兰教之礼"虽载在天方之书,而不异乎儒者之典"、"圣人之教,东西同,今古一",开启了"以儒诠经"的文化会通之道路,完成了中国伊斯兰教义学的历史性建构。
“回儒”的历史分期及地域分布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族艺林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分期   地域分布   回儒  
描述: "回儒"是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诠释伊斯兰教的回回读书人群体。根据"回儒"兴起的时间先后和表述方式的不同,"回儒"的发展经历了伊儒的碰撞期、附会期和相融期。"回儒"之所以在江南和云南地区最为集中,除了历史上这一地区曾经是穆斯林集中分布的地区之外,也与这一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学术氛围有关。
明清之际的“回儒学”何为可能?
作者: 暂无 来源: 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影响及研究意义   回儒学   思想特征   回儒  
描述: 明清之际,中国伊斯兰教中引起了一种自觉,即出现了“回儒”学者,他们作为宗教学者,在注释和翻译伊斯兰典籍过程中,与儒释道学说进行对话,特别是引用大量的儒教(儒学)学术名词和概念,创造了大批汉文文献。“回儒”学说有两大基本思想来源,一是外来的伊斯兰教及思想,另一是本土的儒家思想体系,即具有儒伊合璧(既伊又儒,既儒又伊)的思想特性。所以笔者以“回儒”概念作为依据,初步提出明清之际的“回儒学”并探研其何为可能之问题,并从几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论刘智思想中的“完人”观念
作者: 暂无 来源: 回族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完人”思想   刘智   回儒  
描述: 刘智作为中国回儒的代表,他的思想中蕴含着许多伊斯兰哲学思想的主题,其中"完人"思想,就是对伊斯兰哲学思想传统中"完人"思想的儒家式表述。这一主题既是对伊本.阿拉比等的伊斯兰哲学思想的承续,又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造性转化。对刘智这一思想的探讨,对于加深回儒对话,加深对中国伊斯兰思想文化的深化认识具有积极的学术价值和时代意义。
“回儒”:中国穆斯林学者的人格特征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认主学   理想人格   回儒  
描述: “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称谓,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儒”成为有着独特品格的群体的代名词,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明末清初形成的“回儒”是回族的知识分子,他们是伊斯兰教教义的阐释者、弘扬者。他们受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教双重传统熏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教的载体和代言人,他们的精神和品格代表着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与宗教信仰精神的结合。研究他们的思想和品格的形成有助于我们深入的了解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的融合与互动。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