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古今图书集成·墨子部》与墨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编纂   墨学   《古今图书集成》   《墨子部》  
描述: 《古今图书集成》重视对先秦子学相关资料的编纂,重视对墨学相关资料的编纂,其中纂有《墨子部》一部。《墨子部》选录、编排战国至明代的墨学资料39条,它既是历代墨学资料的客观汇编,又蕴含着编纂者的主观思想倾向。在尊儒黜墨的文化背景下,《墨子部》能够基本坚持文献学的本位立场来进行编纂,对儒家批墨的倾向有所规避,而对学界挺墨的倾向有所支持。《墨子部》对于古代墨学文献的保存与流传具有重要意义,为后世治墨者提供了诸多方便与帮助,同时在对墨学文献的梳理与编选中,也包含着编纂者对墨学相关问题的考辨和对墨学义理方面的研究,而这方面往往为学界所忽视。
朱耷还俗后的艺术心理结构解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理交融   朱耷   庄禅一体   艺术心理结构  
描述: 朱耷的现存诗画与题跋多为其还俗后的作品。解读其蕴含的儒、庄与禅的"情""理"内涵,可以清晰地还原其还俗后的艺术心理结构。宏观上表现为庄禅一体,同时兼通于儒;微观上则在其还俗早期存在儒、庄之"情"与禅宗之"理"的对立与冲突,其表现就是情与理的对立。朱耷晚年心境日渐平和恬淡,其"情"与"理"多处于调和状态,其绘画作品也达到了情理交融的艺术化境。朱耷的艺术心理所蕴含的矛盾性是儒释道为主体的中国文化内在矛盾所致。
《盐铁论》话语传播的文化蕴涵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文化生态   话语传播   《盐铁论》   文化特征   西汉  
描述: 《盐铁论》的话语体系表征着西汉时期的思想文化生态,具有话语传播与文化互为印证的独特性。其话语体系建立在盐铁会议的真实记录之上,又体现了桓宽的文化身份特点与话语取向。"贤良文学"与"大夫"的对话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儒、法两家思想的激烈交锋,是西汉社会政治力量对比的集中表现。《盐铁论》的话语是汉代儒学向广度、深度发展而成为盛世经学的产物,促使儒学加速走向政治化、意识形态化。从其实质内涵来看,其话语体系属于为统治者的现实需要提供思想指导的政治性话语。
论张之洞的留学教育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之洞   留学教育  
描述: 张之洞是清季名臣重儒,也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发展留学教育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积极主张出国留学,尤其主张留学日本,并身体力行,大批派遣留学生,为留学立法,制定了奖励和约束留学章程,创建了中国近代留学体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发展。
儒、墨、道有无论比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墨家   有无论   儒家  
描述: 本文对先秦儒、墨、道三家的有无论思想进行了比较考察, 儒家有无观重在“有”, 是政治、伦理和社会学层面上的有无观, 他们所论及的有无范畴还只是殊相意义上的;墨家的有无观虽然主要的是就具体的事事物物而论的, 但又开始涉及到共相意义上的有无问题; 道家的有无论中所体现的否定的思维方式, 无为而无不为的实践原则, 以无为本的本体论, 有无相生的生成论, 无有一无有的辩证法等反映了其有无论是真正哲学意义上的。比较而言, 在有无观上, 三家各有特点, 各有其长处。但从哲学上讲, 道家有无论最具思辨品格
儒、道文化的冲突与交融——郭璞人格简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矛盾人格   道教文化   郭璞   冲突与交融   《文心雕龙》   个体价值   《晋书》   道文化   《世说新语》   儒家文化  
描述: 儒、道文化的冲突与交融——郭璞人格简论王海青郭璞是两晋之交的重要作家。他虽然只活了49岁,但在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中,蕴含着儒、道两股文化潜流的分支与交汇。他吸取了道家超脱思想的精髓,以类似道教中人的生存现状立身安命,而儒家文化作为一种内在的人格,始...
道家思想与苏轼的审美心理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我两忘   审美心理   《庄子》   寓意于物   道家思想   艺术创造   精神自由   审美心境   苏轼   苏拭  
描述: 在宋代美学中,苏轼是一个复杂的存在。他在思想上杂糅儒、道、佛诸流,是文学史家们的共识。然而何种思想据主导呢,评论界一直莫衷一是。本文认为,从审美的角度看待苏轼,道家思想的影响明显多于儒家,甚至可以说,道家特别是庄学,是苏轼审美心理理论的核心。 一、寻求人生解脱的旷达情怀 所谓人生观,是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关于人生价值、意义的哲理性反思。对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不同认识,决定了不同的生活追求。宇宙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一方面作为客观环境和物质条件,与人相依存;另一方面,自然作为人类社会的对立物、社会组织作为个体人的对立物,又束缚和限制着人的生存发展和精神自由。在中国哲学史上,儒家注重的是人类的道德规范与自然的运行规律、个体的人与社会组织相统一的一面。以自然形象为君子“比德”,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最高人生理想,要求人以积极参与的精神投入自然和社会,以天地之正气养我浩然之气。这样,就在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前提下高扬了个体人格。而道家则更多地注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