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骑枣骝马的赫儒布叔叔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族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现在   太阳   敖包   马背   内心   母亲   在线   蒙古语   卧牛   小说  
描述: 我出生后还不足百天,阿爸就突然遭意外去世了,是额吉(额吉,蒙古语,即母亲,妈妈)一手把我抚养大。因此,关于阿爸,我可是一总也不知道。额吉说我长得很像阿爸,于是我有时对着镜子端详自己时,阿爸的相
达真和他的小说(评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族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多民族文化   茶马古道   多元文化   康定   宗教信仰   各民族   创作   小说   康巴地区  
描述: 康巴汉子达真自幼生长于藏、汉、回等多民族文化交会的康定地区——一片高寒中富藏灵秀之山光水色,幽远中包孕宽容开放胸襟的奇幻之地。一生颇具传奇的外婆是藏族望族后裔,她对达真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历经二十余年的读书、走访和孤独体验后,达真以一部《康巴》突然面世文坛,并引发批评界的普遍好评与争议。作者亲历真实生活体验和恪守文学尊严与虔诚的创作态度,在当今文坛以自我想象为中心的虚假编造或跟风模拟写作中,更显难能可贵。作品意欲展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变迁史、心灵史和包罗民族生活具象的创作雄心,又和一味沉溺于琐碎叙事而渐渐远离崇高的精神匮乏形成鲜明对照。小说从创作追求、文本构建、人物群像到文化内涵和思想境界,力求高标和宏伟气势,以深沉执著的担当和勇气全方位、立体化呈现了康巴地区近现代的百年生活画卷,描绘了众多个性鲜明、形神丰盈的人物形象,并以茶马古道各民族的商贸往来和杂处交融为着墨点,就民族与宗教问题带给读者诸多鲜活的思辨和启示。而充满康巴草原气息的原生态文本和底蕴厚重、格调壮丽多姿的金字塔式的三角叙事结构,交相辉映出小说集天、地、人和多元文化、无边大爱于一体的高远境界与史诗魅力。 《康巴》的成功推出,使读者对达真产生了初步印象和进一步期待。行将完稿的长篇《命定》可谓《康巴》的姊妹篇。作品以被淹没在历史深处的藏汉各民族团结一道共同抗日的故事为主题,历史性地验证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在中国这个独特的地理单元中,这个民族共同体是命中注定的,立意深远。两部小说在历史背景上有相似,也有承接,但各有侧重。《康巴》重在展示清末“土改归流”时期权力日趋瓦解的最后一代土司家族的命运;《命定》则把叙事重心后移至历史上藏汉各民族的抗日战争生活。它们共同抒写了近现代康巴动荡岁月的峥嵘篇章。曲折精彩的故事情节,极具民族特征的人物性格,随处张扬的文化品性,使两部作品均够得上好小说“好看”“耐看”的评价标准。如果说《康巴》中的个人恩怨、部族纷争尾随人事变迁而渐趋淡忘,最终升华为民族交流、融合的和谐吉祥荣光;《命定》则在藏汉各民族所共同承担的挽救中华民族危亡,一起打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使命下,托举起民族大爱的光辉旗帜,化解了人性中的仇恨和不平,并以宽厚的人道主义精神重申人类的良知和道义。“和”是两部小说贯穿始终的主题。《康巴》集中反映了历史上商贸交流和联姻促成的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符合民族发展规律的,“不拿武器的商战,它所蕴含的魅力,超过了狰狞怒目、兵戎相见的战争,它在经商的背后隐含的是一条震撼人类灵魂的和平之路”。而《命定》中的战争是迫不得已的反抗,具有正义和反侵略精神,是人类争取自由和平的另一种途径和力量。 纪实散文《新康定情歌》可谓以上两部长篇的创作手记,通过它能更为清晰地理解“爱”与“和”在康定历史上的深远意义。这是一篇透视经典的当代变奏,是新一代康定人对故土产生世界经典情歌的深度剖析。作品通过一对暗含爱意的青年,以更为广阔的视野诠释这个多民族聚居地多元文化“碰撞”出《康定情歌》的两个至高境界,即生命的最高境界——爱;文化的最高境界——和谐。手记中深入描述的康定被中国民族学的奠基人费孝通称为民族大走廊的中心,在这里你可以看见藏传的五大教派、天主教、伊斯兰教、中国内地的儒、释、道等林林总总的教派齐聚这片天空下,数百年间在这里友好相处,人们在这个多民族教会地区世世代代和谐相处。那么,如此祥和感人的多民族生活画卷和康巴文化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作者反复强调了一个历史事实——伟大的茶马贸易。正是茶马古道的脚步声敲醒了历史上寂寞千年的大西南,而康定的锅庄犹如这条大动脉上的心脏,不停地传输着南来北往的新鲜血液。“从此,这片数千年来仅为神提供的巨大舞台上,开始有了人,开始有了广大‘凡夫俗子’们的生存空间,这不能不说是大西南历史上因‘马易茶’而起的一次人性的伟大解放。”“茶马古道的经典的开疆拓土式的伟大贸易,它串缀了沿途汉、藏、羌、回、纳西等二十七个民族的交流、融合,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宗教以及经济、生活习俗,在这条条古道上大放异彩。”这一历史壮举在小说《康巴》中演绎得尤为具体生动。作品借郑云龙杀人后随背夫一路逃亡的惊险遭遇和尔金呷之子达瓦常年经商的驮队,重温了茶马古道的险峻、漫长、坎坷和从商的艰辛、危难。又以白阿佳的锅庄为缩影再现了康定商贸的繁盛和强大影响力。藏内藏外的客商、官宦、佣工云集于此,日复一日,货进货出,让康定锅庄成为茶马古道最亮丽的一道商业风景。茶马贸易的兴旺同时推动各民族人与人之间广泛接触和相互杂居。这种正常贸易交流促成的民族间的融合源自民间,并且是自发进行的。它建立在多年来双方的经济互惠和商业信誉以及由此生发的适应性友好关系上。康定的商业价值和良好民族氛围形成了其特有的多民族文化景观。各民族相互间的自主联姻更促进了双方关系的深化。而各个历史时期掌权者掀起的层层军事波澜,与康定祥和的宗教、文化氛围形成鲜明对照。正如小说尾声所领悟,“民族不过是一个抽象的符号,‘友情第一,智慧第一’才是全人类寻找和谐的终极目标。”各民族必须学会在一个多样化文化的国内外环境中生活,善于在宗教信仰和思想文化上与各种类型的学说、主义、理念进行对话和交流,以平等的身份、宽容的态度去理解其他民族的信仰和文化,以文明的方式进行文化的交流。 达真的小说有别于其他来自草原的作品。康定特有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决定了达真创作的与众不同。初读小说,可能会与当前讲求快节奏、喜用短句的叙事习惯产生不适,从而觉得繁琐、冗长,但稍加品味,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种表达并非有意为之的选择,而是与康巴人的思维与表达方式相适应的。这种看似笨拙、质朴的叙事方式,符合康巴人对生活的理解。小说的人物、场景、语言等均是活生生扎根在康巴这块土地上,从泥土里长出来的。而作者对这一切是熟悉到骨子里去的。数十年的生活积累和艰苦探索,使他把康巴的历史、文化浸入到人物灵魂中,又汩汩流淌到每一个读者的心中。 达真小说人物数量可观,涵盖了康巴地区方方面面、大小不等的角色。他们民族身份多样,宗教信仰各异,地位行业参差错杂。还有形态不同的文化习俗、成长背景和生活阅历以及生活追求等,共同作用于穿行在雪域山水间铸造康巴历史的民族大家庭中,形成了近现代康巴地区人像展览的百年“浮世绘”。我们很少在达真小说中看到那种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角色。康巴藏人对待生活的隐忍、随顺、淡定、乐观、宽大都使其小说有一种天生如此的色彩,是一种属于本地区的独有生活态度和个性表现,常会给人发自内心的感动。这个生活在三千多米高原上的民族,注定演绎着人类生存历史上最动人的故事,他们代表着人类用自己的意志、体能向生命的极限处冲击。《康巴》和《卡颇热》(《命定》节选)中男女之间的情爱描写没有扭捏作态和轻飘琐碎的缠绵呻吟,以及随风而逝的信誓旦旦,穿插其间的故事总涌动着一种敢爱敢做、干脆热烈的激情,甚至是一种为爱豁出去的、不计后果的本能追求,处处渗透着康巴情歌文化的神韵。 对于众多场景的生动描绘也是达真小说的一大亮点。作者下了相当的功力对康巴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生活场景,作了大量认真细致的观察与研究,所以写来逼真自如。康定的四季风情和“大杂烩”人文环境,康巴草原的辽阔美丽、雪山的壮观圣洁、眼花缭乱的锅庄弦子都会使人心驰神往。而对各种宗教场景的多层次摹写,更给小说涂染了神秘、瑰奇的色彩,让读者饱览了各种不同的文化信仰。《康巴》借米巴土千户(官名)儿子和炉霍土司女儿的百年姻缘,详尽描写了盛大隆重的藏族婚庆,形式上犹如贡嘎神山那么美。对于在茶马古道上疲于奔命的马帮,作者充满敬意,“在崇山峻岭中顽强延伸的古茶道上,无数次的生死之战使驮脚娃们亲如弟兄一样连在一起,如同牲口背上的脊椎,一环连着一环。”对于马的崇拜已成为藏文化的一部分,达瓦把骡马比为家族的衣食父母,说:“我一定要请泥匠在尔宅的院子里塑一群马的塑像,要后代一定记住他们。”“虔诚的祈祷声一遍遍地传人骡马的耳里,一头头骡马在江里昂起高昂的头颅,前蹄在水中如桨般划行,尾巴浮在水面,伴随着急促的鼻息声向西岸划去。”还有益珍阿妈“满脸笑出的皱纹像刚犁过的田地,均匀而慈祥。”老阿妈为了救活幼獐面带笑容走向死亡的一幕,带给达瓦空前的震撼。尔金呷“适应了与家乡的云彩、河谷、碉楼、玛尼堆甚至在太阳下和自己的影子交谈的习惯。”《卡颇热》中贡布为女人而“人杀刀”的传奇抢婚场面,强烈释放出康巴汉子的雄性能量和民族血性。这些雕塑般的生活场景和极富震撼力的表达,只能出自康巴人的生活和心理世界,绝不是通过简单想象可以获得的。来自民间的叙事立场,又使其作品对民问文化的理解要全面、深入得多。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符号,作者在写文化中的人和人身上的文化,在文化中彰显民族的心灵史,人性和文化相得益彰。小说中对于宗教信仰的那种执著、痴迷与现代意识的冲突,作者也绝不简单定论。倘若咀嚼一番如珍珠般点缀在小说中的民间俗语,比如“纠纷尾巴长了殃及子孙,牦牛尾巴长了春季伤膘”,“治理大部落心胸要宽广,驯骑烈马缰绳要粗长”,“天是大地的帐篷,家是男人女人的帐篷,女人是男人的帐篷”等等,定会让我们在本真和质朴的原生态文本中更靠近康巴人的心灵。这些沉淀在民间的信口表达,形象折射出康巴人的精神光芒。 责任编辑哈闻
龙虎山,人间的仙境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族文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教文化   风景旅游区   水浒传   江西鹰潭   花海   中国道教   龙虎山   做学问   施耐庵   民族作家  
描述: 山花烂漫的五月,云集中国道教第一山——江西鹰潭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的20多位各民族作家、诗人和编辑,好似一群已停采多日的蜜蜂,倏地堕入灿烂的花海,融入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一个个情涛奔涌,迷醉不已! 记得还在少年时光,就读过施耐庵在《水浒传》开篇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大尉误走妖魔"中对龙虎山出神入化的描述:"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虎啸时风生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沙笼罩万堆烟。"也许做学问的人都有几分儒
七月的漩涡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族文学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大海   摇摇头   大学录取通知书   彭教   标准高   刑警队长   散散心   洗衣服   第二年   不知道  
描述: 一高考第七考场在省委党校。全国各地党校,多建在远离闹市的郊区。也许这样少受城市喧嚣污染,便于潜心马列深造。今年由于考生爆满,省府下决心利用假期翻修市区几所学校,高考第七考场就迁到党校来。开始高考办还沾沾自喜,以为房子反正空着,可省去一笔租金。中国人法律观念极差,高考办这帮愚儒也强不了多少,以为对方同意借用也就没事了。等到准考证发放完毕安排具体座次时,对方行政科长交来一份帐单,要求先付款后租用。一看帐单傻眼了,费用比市区还高。对方振振有词例举许多理由:建筑标准高,设施好,临时雇人清扫的开销大……高考办想不租也来不及了。罢、罢、罢,只有认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