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释“君子远庖厨”
作者: 暂无 来源: 泰安师专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媒祭仪   巫教   中国古代   饮食禁忌   战国时代   文化阐释   远庖厨   温柔敦厚   原始文化   儒家  
描述: 孟子《梁惠王上》云:“君子远庖厨”,过去把它完全理解为君子的“仁心”,但引伸一步讲,既然可以“远”,必定在“远”之前很“近”,或相关过,而古代史料上记载的庖厨,又多与祭祀相关,故,从君子与庖厨的关系角度,实可一窥儒家的“根”及其历史演进历程,试释如下。 自孔子后,中国的儒家一直以“君子”的“温柔敦厚”和“文质彬彬”为楷模,“风流儒雅亦我师”,其中“儒雅”二字甚能透露出人们对“儒生”的审美态度。而追其根源,却不是这样的,而是一种“术士”,章太炎即认为“明灵星午子吁嗟求雨者谓之儒”,“助人君顺阴阳以教化者也”(《国故论衡·原儒》),本是原始时代一种“政教合一”的人物。而且可以判定,它是一种与“怪神乱力”关系极为密切的职业,绝非“不语怪神乱力”。故儒由一种“术士”职业变成一种“哲学”流派,与孔子发生的这场不大为人关注的“偷梁换柱式革命”相关。如果说,
《论六家要旨》刍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泰安师专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六家   司马谈   “扬道抑儒”  
描述: 西汉司马谈之《论六家要旨》是一篇重要的学术论文 ,是对先秦诸子思想和学术争论的总结性的批判文字 ,该文创造性地分诸子为六家 ,并题名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 ;并给予六家以全面而公正的评价 ,其论有若案断 ,虽百世不易也。同时 ,该文也是针对当时儒术独尊之政治思想路线而发的对抗性很强的一篇政论文字
汉儒的道义承当
作者: 暂无 来源: 泰安师专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与时变化   以人随君   屈民申君   通儒   援法入儒  
描述: 较之先秦儒家 ,汉儒的道义承当 ,表现出“通时达变”的务实特色 ,以及视君王为儒道贯通者、儒经裁定者和大过不责君的崇君特色。建构封建社会的需要 ,知识市场的高度王权化 ,援法入儒的思想路线 ,是其直接社会根源。此种特色 ,有助于提高封建官吏文化素质 ,推进封建政治体制建设 ,并将曲高和寡的儒学推向全社会 ,为中华民族心理结构奠定基础 ;但与此同时 ,又酿成流毒后世的士大夫急功近利卑俗人格 ,丧失了思想学术独立性。但汉儒毕竟还存在少数“不阿当世”的“志道”者。其利弊得失 ,值得当代知识分子深长思之
孔孟荀的圣人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泰安师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精神   赤子之心   政治理想   孔孟荀   孔子   现实生活   圣之时者   圣人观   孟子   以德服人  
描述: 中国是一个崇尚圣人的国度,圣人观念和思想从许多方面表现和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史、哲学史,圣人观念从原初的含义到它的引伸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连续不断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本文仅就孔孟荀的圣人思想来考证原初圣人观念和思想的演化和形成。 在圣人观念的历史累积过程中,“圣人”的最初含义所表现的智慧因素被充分放大和强化,以致成为“圣人”的标准的首要前提,“圣人”被认为是天下的最高智慧者,据《论语》记载,孔子的弟子曾多次谈论过孔子如何为“圣人”的问题,“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孔子乃一介布衣,但却被弟子和后人尊为“圣人”,这不能不与他的多能、多智有关。 “多能”,即“是人”知识无所不备,能够通达任何真理—“道”,“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孟子·尽心下》),“圣人者,道之管也(《荀子·儒效》)”。主张“制天命而用之”的理性主义者荀子,更是放大了“圣
新经济形势下的自我实现与共同实现
作者: 暂无 来源: 泰安师专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实现   春秋战国时期   集体主义思想   文化类型   成一家之言   自我意识   孔孟思想   知识分子   新经济形势   社会经济  
描述: 自我实现与共同实现,多年来一直成为两个误区:或过分强调自我实现,或过分强调共同实现。其实这种走极端的方式对社会经济乃至各个方面,都将起到极大的不利影响。冷静地思考审视这两个问题,对我们所走过的一些弯路和目前出现的一些社会弊端,才会有深刻的认识(如当前的腐败、地方保护主义等)。下面我们以此为视角,对历史上某些重要阶段,作一简单回顾。 一、回顾以及说明 在人类童年时期的原始社会,由于当时自然条件和人类能力决定,人们需要进行简单的协作,这是早期的共同实现。奴隶社会中大多数人丧失了自由,在暴力作用下,人们处于一种被扭曲的共同实现中。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大的强权被解体,人们思想活跃,出现了大批自成一家之言的思想家,知识分子得到了自我实现,由于战争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限制,这种实现只能是单一的精神实现,物质的自我实现不在其内。其后漫长的封建时代,由于孔孟思想在此前已出现,封建统治者们就以此划地为牢,且日益完善并使之强固,知识分子精神上的自我实现已没有了战国时期的任意发展的自由环境,其精神实现已不可能越出儒释道三家划出的大圈子。自鸦片战争至今的岁月,西学东渐,孔孟思想倍受冲击,人类思想愈益现实化,复杂化,自我实现...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