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温庭筠儒释道思想探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隐世   温庭筠   儒释道精神   入世  
描述: 唐代社会儒释道三教并存,这种现象在文人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尤其在晚唐乱世生活的温庭筠,具有愤世刺世的儒家思想、叛逆不羁的道教思想和显而不浓的佛教思想,且有互相交融的趋势。
儒佛入世精神的简要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   入世   儒家   和谐  
描述: 《庄子》书中所提到的儒家游方之内,则是儒家积极入世的一面,冯友兰老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也提及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社会哲学,也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并通过儒学思想中以孔子、孟子、荀子三大家为代表的与
儒、道隐逸思想之浅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遁世   隐逸   儒道   入世  
描述: 隐逸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它虽不处于主导地位 ,但却格外引人注目。它对于古代社会中知识阶层 ,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影响是难以忽视的。文章以儒、道二家学说为基础和重点 ,分析了隐逸现象的思想根源 ,并对此二家的隐逸思想作了一定的比较和综合
名封“诗圣”性亦狂
作者: 暂无 来源: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甫   入世  
描述: 狂,也不同于盛唐时代的诗仙李白之狂。杜甫的狂主要表现出对自我人生的自信,对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执著追求,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入世之狂。
明清时期士林文化的走向
作者: 暂无 来源: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士林文化   反传统   入世  
描述: 士在中国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群体,士林文化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士林文化主体基本可呈现三种走向,一是步入仕途,跻身主流社会,成为士大夫阶层的一员;二是由于精神主体与世俗社会格格不入,进行自我精神放逐或走上颓废的人生道路;三是步入市井阶层,进行通俗文学创作或弃儒经商。这三种倾向在明清时期更加明显。
诚在入世出世中
作者: 秦立新   来源: 世界医学气功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议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出世   气功     入世  
描述: 气功,贯穿儒释道医武各家,于理于法于术既有繁复至极,必有“大道至简”;练功人,既有释道出世的僧道,也有居家的学者俗众,文章从现实出发提出问题,探讨出世与入世不同的个体和心态修行功法所必备的意向,从
周恩来处世哲学中的儒学传统评议
作者: 何涛   来源: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庸   仁爱   入世   周恩来   儒学  
描述: 周恩来的儒雅处世之道为世人所称道,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深厚的周恩来,其处世哲学主要表现为其积极入世的行为取向,平等待人的儒雅之风,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传统士大夫的仁爱精神,这些儒家色彩的处世风格融入到周恩来“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中,勾勒出了传统中国君子的大智风格,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西山为什么不可以久留——浅谈《放鹤亭记》及处理方法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山     出世   入世   儒道  
描述: 目前语文界对苏轼的《放鹤亭记》存在着误读和简单化约的倾向,认为文章体现了苏轼的隐居思想。然而暂且不说苏轼思想的宏博开放,出儒入道,浸染佛禅,即便是从文本中就可以看出逻辑上的矛盾。因此,在教学中应从这一矛盾入手,用三个主问题贯穿教学活动,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走进苏轼作此文时复杂的内心。
西山为什么不可以久留——浅谈《放鹤亭记》及处理方法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山     出世   入世   儒道  
描述: 目前语文界对苏轼的《放鹤亭记》存在着误读和简单化约的倾向,认为文章体现了苏轼的隐居思想。然而暂且不说苏轼思想的宏博开放,出儒入道,浸染佛禅,即便是从文本中就可以看出逻辑上的矛盾。因此,在教学中应从这一矛盾入手,用三个主问题贯穿教学活动,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走进苏轼作此文时复杂的内心。
西山为什么不可以久留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山     出世   入世   儒道  
描述: 目前语文界对苏轼的《放鹤亭记》存在着误读和简单化约的倾向,认为文章体现了苏轼的隐居思想。然而暂且不说苏轼思想的宏博开放,出儒入道,浸染佛禅,即便是从文本中就可以看出逻辑上的矛盾。因此,在教学中应从这一矛盾入手,用三个主问题贯穿教学活动,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走进苏轼作此文时复杂的内心。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