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旧学新统 冯友兰哲学思想通论
作者: 单纯   来源: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冯友兰   哲学思想  
描述: 本书分八章,内容包括:冯友兰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新儒家冯友兰与儒道的传统、冯友兰对哲学的诠释、新理学的本体论、新理学的人生论,以及冯友兰的宗教观、史学观、文艺观等。
冯友兰孔子观研究
作者: 杨迪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孔子观   冯友兰   儒学  
描述: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也是中国哲学研究者们极为重视的研究对象。冯友兰毕生致力于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他对孔子儒家思想的研究
涂又光先生的道儒情怀
作者: 暂无 来源: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涂又光   冯友兰   道儒情怀  
描述: ,在此主根上发展下去,中国哲学才能与时俱进,成为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涂先生的"道家主根论"接续了冯友兰的"新理学"。他在宣称道家是中国哲学之主根的时候,把儒家称作中国哲学的主干。儒家以家(集体)为本位的思想对于人类社会永远有其价值。儒家的宇宙是"道德的宇宙",而道家的宇宙则是"超道德的"。
建国初期冯友兰在土改实践中的学习改造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国初期   冯友兰   学习改造   土地改革  
描述: 1949年底到1952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对知识分子进行大规模思想改造。新儒学派的代表人物冯友兰,三四十年代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西化派艰难的历史文化选择中徘徊。建国初期,他积极参加土地改革的劳动学习,实现了从排斥马克思主义到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巨大转变。
冯友兰境界说的道儒思想辨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境界说   道儒思想   冯友兰  
描述: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理论主要是从道家和儒家那里继承和发展而来的,具体地说,他所倡导的最高境界即天地境界主要是道家的,他所倡导的次高境界即道德境界主要是儒家的。有鉴于此,笔者极不赞同把冯友兰归入新儒家
冯友兰的晚期道家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习与探索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晚期道家观   道家   冯友兰  
描述: 冯友兰是程朱理学一脉的现代新儒家学者,但对非儒学术尤其是道家思想也很重视,提出了自己完整的道家观.以20世纪50年代为界,冯友兰的道家观分为早晚两期.冯友兰的晚期道家观对先秦道家的合法性、道家的起源
冯友兰的三教关系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冯友兰   三教合流   儒释道三教关系  
描述: 三教关系是冯友兰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冯友兰以"同情之了解"的态度,运用现代哲学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儒释道三教各自的发展历程,指出宋明道学的形成是三教融合的结果,即三教合流,从而实现了对儒释道三教关系发展历程及特征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奠定了后世学者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冯友兰“新理学”义利观及其当代意义略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义利观   当代意义   冯友兰   新理学  
描述: 冯友兰在新理学哲学体系中继承了传统儒家公利即义、私利即利、义高于利的传统,更重要的是他极大地发展了传统儒家的义利观,认为义利不仅有对立的一面,更有统一的一面,个人利益尤其是个人的物质利益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他的这种义利观可以称为义以为上的义利统一观,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冯友兰“义”“利”观摭谈——以“人生境界说”为分析文本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义”“利”观   人生境界说   冯友兰  
描述: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不仅继承了传统儒家公利即义、私利即利,义高于利的传统,而且发展了传统儒家的义利观,认为义、利不仅有对立的一面,更有统一的一面,个人利益,尤其是个人的物质利益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他的这种义、利观可以称为义以为上的义,利统一观,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现代儒学重构研究
作者: 杨明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熊十力   梁漱溟   冯友兰   现代儒学  
描述: 现代儒学重构上承孔孟道统及宋明理学,远取西方哲学的积极合理内容,正视儒学近现代以来遭受怀疑、批评乃至否定的客观情势,试图通过儒学的自我变革,以达到在现代社会复兴儒学的目的。对现代儒学重构的理论和实践加以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 >> 详细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