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伏尔泰的宗教思想及其与孔子学说的关系
作者: 沈睿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宗教宽容   仁学   自然神论   天命  
描述: 伏尔泰在宗教思想方面是一个中间人物,他站在宗教人士与唯物论者之间,是个自然神论者。宗教人士认为世界是由神创造的,并且利用宗教麻痹、愚昧人民。伏尔泰反对这种态度。而霍尔巴赫作为一个唯物论者,则认为宗教源于人对自然的无知。宗教利用人的无知,从神的观念出发,创造出一系列学说。根据这些学说,今世的生活就可以大大忽略,僧侣和教会则成了人民与上帝之间的必经之路。所以,霍尔巴赫对宗教的起源以及后果分析之后,认为宗教必须被消灭。另一思想家卢梭强调用真实的情感而不是理性的论证来领悟上帝的存在,透过对上帝所创造的秩序和自然法
中西方宗教宽容精神的比较分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宽容   社会情境   文化生态  
描述: 相对于西方社会,中国没有出现过较大规模的宗教战争,儒释道三个主体宗教形成彼此交融的互嵌式结构并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宽容心态。究其原因,中国宗教强调伦理、追求内敛,西方宗教强调救赎、追求扩张;中国传统社会中王权驯化教权,西方封建社会教权高于王权;此外,不同的日常生活淡化机制、社会秩序协调机制等也导致中西方宗教宽容精神的差异。
国家权威与“宗教宽容”儒释道和谐共存的历史启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宗教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约翰·洛克   国家政权   宗教宽容   儒家思想   日常行为   国家权威   道教   儒释道   宗教信仰   公共政策  
描述: "宗教宽容"的概念,在17世纪以来英国的约翰·洛克(John Locke)等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进行了集中、充分的阐发之后,历经二三百年的时光,逐渐成为体现在现代西方国家公众意识和公共政策当中的一种社会理念。在现代国家,"宗教宽容"的理念付诸实践,与其说是对公民个体或处于一定数量优势的宗教信仰群体的文明素养要求,不如说是对世俗国家政权的政治道德要求。或者说,"宗教宽容"的实践涉及两个层面:社会一般成员的日常行为层面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机制层面。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