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乡村文化生态建设:对乡村儒学现象的思考
作者: 杭丽华   来源: 开发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村   乡村儒学   文化生态  
描述: 文化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文化及与文化生存发展相关联的各层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涉及系统内部的平衡、环境的保护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等。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紧张对立,不可避免地引发乡村文化生态问题。乡村儒学现象将优秀文化传统、基层文化需要和当代价值追求有效衔接,创建了一种极富文化特色的官民共治的乡村社会治理创新模式,有效提升了乡村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为乡村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借鉴思考。
堕落的乡村知识群体——论鲁迅对传统乡土社会文化生态恶化的精神焦虑
作者: 暂无 来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焦虑   鲁迅   文化生态   乡村知识群体  
描述: 在鲁迅小说中,乡村知识群体可分为伪儒乡绅和进城儒生、留乡儒生和新旧交替的新式知识者,通过对他们的考察,我们发现,鲁迅将乡村知识群体置于对立的两极,虽然社会地位不同,但呈现出通过不同形式与途径的整体性堕落现象。鲁迅对乡村知识群体选择性的书写,体现出他对于新旧之交传统乡土社会文化生态逐渐劣化的深度担忧和对于整个社会文化精神衰落、难以重建的焦虑。
徽州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及其变迁调查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迁   徽州传统村落   文化生态  
描述: 根据文化生态学理论,文化生态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组织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徽州传统村落是由自然山水和人工景观构成的自然环境系统,以徽商经济为核心的经济环境系统和以尊儒重教、宗法观念、宗族制度、徽州文化为主体的社会文化系统共同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村落文化生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促进其生存、发展。在城镇化的影响下,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急剧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消逝。在保护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以传统村落为单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生态,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生态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兼论基于传统文化生态的中国道路优势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文化生态   传统文化  
描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也是与传统文化生态交融的过程,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生态,即外儒内法(儒表法里)、释道墨各家并存和共同发展的格局,传统文化生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始终,并在新的历史时期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这种融合之下的中国发展道路同样具有鲜明的特征,相比于西方发展道路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也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的生机与活力,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中西方宗教宽容精神的比较分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宽容   社会情境   文化生态  
描述: 相对于西方社会,中国没有出现过较大规模的宗教战争,儒释道三个主体宗教形成彼此交融的互嵌式结构并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宽容心态。究其原因,中国宗教强调伦理、追求内敛,西方宗教强调救赎、追求扩张;中国传统社会中王权驯化教权,西方封建社会教权高于王权;此外,不同的日常生活淡化机制、社会秩序协调机制等也导致中西方宗教宽容精神的差异。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位问题探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缺位   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生态   传统文化  
描述: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位,指的是中国文化所占的比例问题。中国文化缺位体现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两个向度。这一问题的产生,既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也有一些人为因素使然。解决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位问题,要从观念上认识到中国文化在教学大纲中的重要性,提升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比例,丰富其英文表达方式,并在教学中以多种形式导入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岫岩香卷及其传承*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间文化论坛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单鼓   岫岩烧香   非物质文化遗产   香卷   文化生态  
描述: 香卷用最通俗的语言向民众阐释了儒、释、道的文化内涵,是通过娱人娱神的方式教化民众的珍贵文本。作为香卷主要载体的烧香祭祖仪式更是东北地区文化生态保护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岫岩现有四个烧香班,整理成文字的香卷抄本有三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陆续开始对东北各地的香卷进行挖掘、整理并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岫岩烧香传承谱系错综复杂,厘清该地区传承谱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香卷的传承脉络。岫岩烧香作为"岫岩单鼓"虽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收入来源的多样化,愿意学烧香的年轻人寥寥无几,烧香师傅老龄化现象愈趋明显,烧香班逐年减少,传承情况不容乐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的是培育和养护这些文化遗产所滋生繁衍的土壤,这需要有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环境、多元的价值体系以及对大众日常生活的尊重。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价值建构
作者: 暂无 来源: 领导科学论坛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   生态价值   众生平等   文化生态   道法自然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多元互通"的交互关系中成长起来的文化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价值建构的逻辑起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分析,特别是儒释道生态智慧的探讨,理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价值意蕴,这对于践行生态价值观念,更好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红楼梦》创作中的文化生态解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语场   红楼梦   文体场   文化生态   哲学场   社会场  
描述: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看,《红楼梦》的意义世界由四个场构成:(1)哲学场:儒释道交融的主题思想;(2)社会场:封建社会名门望族的衰落;(3)话语场:贾雨村言和甄士隐相杂的狂欢;(4)文体场:传统文学与新兴文学过渡时期的跨文体阵痛。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