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佛道儒教楹联精选
作者: 解维汉选   来源: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对联   作品集   中国  
描述: 佛、道、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变迁产生巨大影响,那些幽默风趣蕴含哲理的楷联更是脍炙人口。本书采了中国佛道儒教楹联2847副,佛教按寺、庵分类,道教按观、宫、庵、庙一城隍庙、土地庙、财神庙、东岳庙、吕祖庙一分类,儒教按文庙、武庙分类……
别出心裁的春联
作者: 暂无 来源: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联   发迹   春联   吕蒙正  
描述: 谐隐联 宋朝吕蒙正未发迹时,乃一介寒儒,这年过年眼看又要饿肚子,胸中自然有些感慨,于是就写了一副对联贴上:
寒儒妙联对乾隆
作者: 暂无 来源: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联   乾隆   清朝   生平  
描述: 寒儒妙联对乾隆
湖南楹联
作者: 余德泉   鲁晓川   来源: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对联   文学欣赏   lian   湖南省   dui   研究  
描述: 呈献给读者的这部书稿,在结构安排上先总后分,先略后详。第一、二章是总论。第一章《绪论》概说楹联的概念、起源、格律、创作技巧等基本知识,总论湖南楹联在全国楹联文化中的地位,是全书总纲;第二章《湖南楹联的发展历史》把视点锁定湖南,以时间为线索概述湖南楹联的发展历程,是全书的内容提要。从第三章开始是分论。分论分两个层面:第三章至第八章展示湖南联人联作,包括楹联书法,从创作实绩的层面说明湖南楹联应有的历史地位;第九章与第十章分别述说湖南联人的理论成果以及在楹联文化教育与推广方面的建树,从学科建设的层面说明湖南楹联
对联中的辛酸寒儒
作者: 暂无 来源: 教师博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联   教书   生活   东南西北   辛酸  
描述: 古代教书先生的生活大都辛酸困苦,这一点从他们所写的对联中可以看出. 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 座上无毡,且喜身寒心内暖; 门前有粟,谁怜眼饱腹中饥. 还有一副反映教书人生活艰苦的对联是: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生活与对联
作者: 暂无 来源: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联   生活   上联     荷花池  
描述: 昔日,老农某甲。颇爱诗书,性最好客。一年春天,某甲躬耕于陇上,时正斜风细雨,春寒料峭,不禁叹道: 风寒雨冻,难耕南亩之田; 适为一行乞穷儒所闻,对曰: 路滑泥泞,谁是东道之主。 老农闻之甚喜,乃罢耕作,邀其来家。路过荷花池畔,欲试其才,乃出一上联云:
赏一副名联 答十个问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联   中学   阅读题   参考答案   语文  
描述: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趣联趣谈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初一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联   中学   语言知识   问音联   语文   拆字联  
描述: 一、省笔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是清代大学士纪晓岚为山东曲阜孔府的大门撰写的一副对联。联中的“富”字顶上没有一点。“章”字下部“十”的一竖直通到“立”字,通过两处省笔表达了另一层意思:孔氏家族,富贵而无顶,文章可通天。
辛酸寒儒的对联
作者: 暂无 来源: 财会月刊:会计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联   教书   生活   东南西北   辛酸   安贫乐道   景象  
描述: 古代从事教育的儒士们,其生活大都辛酸寒苦,而他们却能安贫乐道。有一副对联写道:“座上无毡,且喜身寒心内暖;门前有粟,谁怜眼饱腹中饥。”这是大多数教书先生的生活写照。“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更详细地反映出教书人清贫艰苦的生活景象。
从三美角度看Moment in Peking中的对联及其翻译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联   形美   意美   Moment   in   Peking   音美  
描述: 林语堂的英文小说“Moment in Peking”向西方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的儒释道文化,其中对对联之处令人难忘。本文从许渊冲的“三美论”角度对这部小说中的对联及其两个不同中译本进行分析,探析对联原文及对联两个译本的意美、音美及形美。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