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鲁迅《摩罗诗力说》中的德国爱国诗人阿恩特
作者: 暂无 来源: 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摩罗诗力说》   鲁迅   日俄战争   长篇   普鲁士   德国   爱国诗人   二十世纪初  
描述: 二十世纪初叶,鲁迅在完成于日俄战争之后的著名长篇论文《摩罗诗力说》(1907)中,大加标举了一位叫“爱伦德”的爱国诗人:“千八百有六年八月,拿坡仑大挫普鲁士军,翌年七月,普鲁士乞和,为从属之国。然
谈《柏林之围》的艺术构思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构思   法国人   柏林   幻觉   爱国主义精神   胜利者   性格   普鲁士   普法战争   军队  
描述: 《柏林之围》的艺术构思是相当巧妙的。作者通过三个幻觉,成功地刻画了主人公儒夫上校的形象和性格,展现了普法战争的风云变幻,热烈地讴歌了爱国主义精神。剖示这三个幻觉,也就抓住了这篇作品艺术构思的网络。胜利者之梦
关于《柏林之围》的艺术构思及其它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苏教育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构思   巴黎   爱国主义   柏林   法国   军人   十九世纪   小说家   普鲁士   普法战争  
描述: 法国十九世纪小说家阿尔封斯·都德的两个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恰似两朵并蒂的莲花在文坛上经久不凋。这固然因为它们都是以普法战争为背景、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悲剧,容易打动人心,更因为,它们都以富有特色的精巧构思给读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柏林之围》的情节是比较单纯的。普法战争刚开始不久,巴黎一位八十岁的老军人儒夫上校听到法军在威桑堡惨败的消息,一急之下,突然中风倒地,瘫痪不起。当雷舍芬战役失败的迟到消息被误传为法军打胜仗的消息时,儒夫竟奇迹般地从昏迷中醒了过来,病情好转。这种情况启发了上校的
《柏林之围》主题试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国人   柏林   五年制   王朝战争   法兰西   主题   拿破仑三世   爱国主义感情   普鲁士   小说  
描述: 目前,见之于报刊的关于《柏林之围》的主题的概括,大抵有如下几种: 一、“小说通过这个悲剧故事,刻划了儒夫上校两代人的鲜明性格,揭示和歌颂了法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语文学习》1983、2、二、“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普法战争中法国人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及其所遭受的深重灾难。”——《五年制高中第四册教学参考书》
《柏林之围》自学导读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被侵略者   法国人   巴黎   柏林   法兰西   前提示   拿破仑三世   两条线索   普鲁士   普法战争  
描述: 一、课前提示都德的《柏林之围》写于一八七三年.一八七○年至一八七一年发生的普法战争,其挑起者是法兰西国王拿破仑三世.然而,战争开始不久,法军便节节败退,拿破仑亲率十万大军在色当地区向普鲁士军投降
“爱国主义”还是“军国主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国主义   作家   法国   军人   祖国   军国主义   思想   商榷   普鲁士   普法战争  
描述: 法国作家都德的《柏林之围》历来被称为爱国名篇,课文中的儒夫上校也理所当然地被誉为爱国军人了。可是,儒夫上校的言行和思想称之为爱国是否合适呢?我以为值得商榷。爱国主义的意义,是指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儒夫上校当听到自己的城市威桑堡惨败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