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批判与反思:二十世纪初“批孔”人士对孔子和儒家立场、观点的嬗变
作者: 桑娟喜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批孔批儒   学术反思   “批孔”人士   二十世纪初  
描述: 20世纪初,伴随混乱的政治局势的是知识分子思想的异常活跃。在寻求救亡图存的思想道路上,知识分子们各有主张,其中“批孔派”人十,诸如章太炎、胡适、钱玄同、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毛子水等人的观点影响较大,他们把中国的败落归因于儒家思想文化对国人思想的束缚,因此极力贬斥儒学。这种观点达到高潮的表现就是“五四运动”中的“打倒孔家店”。但在激烈的“批孔”高潮之后,他们纷纷发表文章或出版著作来反思自己的“批孔”观点:章太炎不但澄清当年是“激而诋孔”,而且成立国学讲习会讲授儒学,“粹然成为儒宗”。胡适先是基于社会功用
鲁迅《摩罗诗力说》中的德国爱国诗人阿恩特
作者: 暂无 来源: 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摩罗诗力说》   鲁迅   日俄战争   长篇   普鲁士   德国   爱国诗人   二十世纪初  
描述: 二十世纪初叶,鲁迅在完成于日俄战争之后的著名长篇论文《摩罗诗力说》(1907)中,大加标举了一位叫“爱伦德”的爱国诗人:“千八百有六年八月,拿坡仑大挫普鲁士军,翌年七月,普鲁士乞和,为从属之国。然其时德之民族,虽遭败亡窘辱,而古之精神光耀,固尚保有而未隳。于是有爱伦德(E.M.Arndt)者出,著《时代精神篇》(Geist derZeit),以伟大壮丽之笔,宣独立自繇之音,国人得之,敌忾之心大炽;已而为敌觉察,探索极严,乃走瑞士。递千八百十二年,拿坡仑挫于墨斯科之酷寒大火,逃归巴黎,欧土遂为云扰,竞举其反抗之兵。翌年,普鲁士帝威廉三世乃下令召国民成军,宣言为三事战,曰自由正义祖国;英年之学生诗人美术家争赴之。爱伦德亦归,著《国民军者何》暨《莱因为德国大川特非其界》二篇,以鼓青年之意气。”鲁迅这里提及的“著《时代精神篇》”的德国爱国诗人“爱伦德”,也就是迄今所知我国翻译的第一首德语诗歌《祖国歌》的原作者:德国反拿破仑解放战争中的杰出爱国诗人———恩斯特.莫里茨.阿恩特(ErnstMoritz Arendt,1769-1860)。在我国,首次向国人介绍德国诗歌的是晚清的“才子、名士与魁儒”王韬(1828-1897...
卿希泰先生新著《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研究》读后
作者: 暂无 来源: 宗教学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教文化   学术研究   卿希泰   现代社会生活   中华传统文化   文化发展   社会经济   二十世纪初  
描述: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越显示出重要性,焕发出其独特的魅力、生命力。儒释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共同推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而从二十世纪初至中叶,因中国社会经济的没落,儒释道文化发展出现停滞,特别是道教由于受世俗偏见的影响,长期受到歧视,专门研究该领域的学者甚少,因此道教文化领域学术研究一直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以卿希泰教授为主要代表的一批道教研究学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从事该学术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统计,二十多年来发表的有关道教研究方面的各种论文估计在1000篇以上,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道教哲学、道教文学、道教伦理、道教养生、道教科技、道教音乐、道教艺术、道教美学、道教语言、道教考古、道教与少数民族关系等。随着道教文化学术研究的发展,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逐渐被其他学术领域的学者所普遍接受。当前从事道教文化研究的学者所进行的学术研究主要是针对道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古代、近代中国社会产生影响方面进行探讨,研究视角主要从历史文献、道派源流、哲学思想、文学艺术、伦理道德、医药科技等方面出发,但对于道教文化...
五四运动与外国文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月报   瞿秋白   梁启超   鲁迅   政治小说   四十年   五四运动   外国文学作品   现实主义文学   二十世纪初  
描述: 在我国历史上,比较大量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的.据统计,从一八七五至一九一一(光绪元年至辛亥革命)近四十年的时间里,翻译的小说达六百余部.这时期,翻译文学作品是同改良主义宣传分不开的.梁启超说过:"在昔欧洲各国变革之始,其魁儒硕学,仁人志士,往往以其身之经历,及胸中所怀政治之议论,一寄之于小说.……各国政界之日进,则政治小说为功最高焉!"在《新小说丛序》中,他们明确主张,翻译外国小说应该是为了"输进欧风而振励末俗".据辞书记载,一八九九和一
粮食巨头(二)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际贸易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粮食贸易   管理公司   英国政府   罗马尼亚   粮商   弗利   小麦   阿根廷   客户关系   二十世纪初  
描述: 1929年前的国际粮食贸易二十世纪初,要成为一个国际规模的粮商,无需大量资本,不必拥有特殊的设施和装备,甚至不用雇大批职员。只要有一笔用以支付分期付款和仓储费的殷实借款,一部电话机,一些客户关系和足够的商业手腕,也就行了。但一个成功的粮商,首先是靠他的魅力、本能,运气和胆略,也靠他的事业心;他要兼具一个赌徒和一个好推销员的本领。儒尔·弗利堡和勒内·弗利堡兄弟俩就属于这类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