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孔丛子》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书记载   材料来源   历史文化   学术思想   《孔丛子》   先秦两汉   文学观念   文献研究  
描述: 《孔丛子研究》共有上、下两编。上编为文献研究,主要从成书、文本、人名地名、版本四个方面对《孔丛子》进行不同维度的考察,经初步考证认为:《孔丛子》确实有先秦材料来源;全书材料性质有“撰述”、有“编纂”,也有流传中的材料变化;其中的人名、地名,大多符合先秦两汉史书记载,基本上可以作为研究先秦两汉历史文化的依据。下编是综合研究,主要对《孔丛子》涉及的孔氏家学、孔氏子孙的学术思想与传承、孔氏子孙的文学观念等问题进行探索。
百年儒学:在变革与认同之间:现代中国文化激进主义的兴衰
作者: 高力克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保守主义   文化激进主义   认同   变革   儒学  
描述: 新文化运动对笼罩中国文明两千年的儒教进行了壮士断腕式的悲壮革命。从《新青年》之反孔教运动至新世纪的尊孔思潮,百年儒学之命运随中国现代化之国运而沉浮,表征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沧桑巨变。古老中华之民族生命与文化生命的生生不息,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志士仁人所追求的目标。在百年中国文化思潮的演进中,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兴衰隆替,形成中国文化转型中"变革"与"认同"两大主题的变奏。前者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变革之维,后者则表征着中国文化的认同之维。"变革"与"认同"为两者之问题意识和思想旨趣的核心分歧之所在,构成了中国文化转型
朝鲜“三国”史传文学中的儒学蕴涵及其本土特色:以《三国史记》、《三国遗事》为中心
作者: 孙逊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传文学   儒学蕴涵   本土特色   朝鲜“三国”  
描述: 古代中国和东亚同属汉字文化圈和儒家文化圈,虽然在朝鲜"三国"(新罗、高句丽、百济)时代,佛教占据了思想界的统治地位,但在此大背景下,儒学依然是个重要的存在。本文以朝鲜历史上的史传文学《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为考察中心,对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儒家思想观念进行细致地梳理和分析,并就新罗"花郎道"所体现的儒学本土特色作一初步论述,从而佐证了东亚各国既有相同的伦理选择,又有各自鲜明的民族特质。
三教融摄与宋代士人的迁谪心态——以苏轼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哲学   迁谪心态   三教合一   宋代士人  
描述: “三教合一”是宋学最为显著的特征。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宋代士人对儒、佛、道三教人生哲学兼摄、融会,形成了一种宽厚而灵活、执著又通达的处世心态和人生哲学。与“不善处穷”的唐代谪臣如韩愈等相比,宋代士人在谪居期间,往往能积极吸纳佛、道思想中利于精神超越、利于生存需要的合理因素以涵养自己对抗苦难、摆脱困境的文化人格,保持一种稳定、平和、旷达、不走极端的心态,随遇而安,顺适无闷,坦然应对官场的失意和人生的挫折,不介怀于个人之穷通得失、祸福生死,平稳度过这段人生低谷期。
古代朝鲜的佛教统治与佛教故事的盛衰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统治   古代朝鲜   盛衰   佛教故事  
描述: 作为外来宗教,从新罗时期到李朝初年,佛教在古代朝鲜经历了由逐步接受到确立思想界统治地位,再到被儒学取代的盛衰转变。与此相应的,在新罗、高丽时期的朝鲜汉文史籍与小说中,存在大量佛教故事,有反映佛教初入新罗时艰难推行过程中的殉教先驱故事,有记录高僧大德成道事迹的准小说,也有宣扬佛法灵异与舍身精神的传教文。这些故事从内容到数量,都印证出当时佛教在思想界统治地位的逐步确立过程。到了以儒学立国的李氏王朝建立初期,思想界兴起"排佛重儒"的大变革,宣扬佛法者被论罪,佛教故事遭到禁毁,数量骤减。虽然在李朝中后期的小说作品中,仍有反映佛教信仰的内容出现,但已不复当年之盛况。
刘炫《孝经述议》与魏晋南北朝《孝经》学:兼论《古文孝经孔传》的成书时间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家化   魏晋南北朝   《孝经述议》   刘炫   《古文孝经孔传》  
描述: 刘炫撰著《孝经述议》以注解和发明《古文孝经孔传》,力排众家,不主郑氏,尤其对当时流行的东晋南朝人之注解做了回应。从某种程度上说,此书在《孝经》学史上综合了南北思想,成为走向唐代经学统一时代的先导,可谓是《孝经》学发展的一大转折点。《古文孝经孔传》对《孝经》的解释有着浓重的法家色彩,将《孝经》解释为饱含刑名治术之书,此正与曹魏时期的名理之学及博通风气相合,同时亦与曹魏以重典治国相应。以此为线索可推测该书之成书当在曹魏时期,而《孝经述议》对颇富法家意味的《古文孝经孔传》不但未予以批评,反而能予以高度认同,也正是因为两者均成书于从分裂走向统一、需要强调法治以整合社会的历史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律法儒家化的时期,儒、法关系与当时的忠孝之辨、仁孝之辨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三大主题。《孝经》本身论述忠孝关系,且有专门关涉律法的《五刑章》,故成为当时士人关注的重要典籍。刘炫对这三大主题都做了回应,他主张忠先于孝、仁大于孝,此正与其主张不孝之罪在三千刑律之内的立场一致。而刘炫的解释也凸显出历史上对《孝经》的解释呈现出礼仪化和刑法化两种不同的趋向,这体现出了法律的儒家化和儒家经学对法家思想的吸收之两重面向。
论唐儒孔颖达的本体论与体用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颖达   体用观   本体论  
描述: 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中不乏"本体论"思想和观点,如老庄、《周易》等开启的道论、气论、太极论、阴阳论、天理论等均关乎此。而唐代大儒孔颖达的有关阐释则巩固和加强了中国传统的本体论。孔颖达在其经典文本《五经正义》中,对先秦以来的"道"、"气"、"有"、"无"、"体"、"用"等本体性范畴熔铸创新,建构了自己颇具辩证圆融特色的本体论思想和哲学体用观。如其秉承道家之说,把宇宙万物的生机、生命之生成转化规律视为本体之"道",以"道"为万事万物的本体、宇宙创化的根本动力。又如其吸取《易传》之精义,发挥"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理念,视宇宙本体之"道"为"阴阳互动"之"道",并以之统摄天、地、人三道,诠释出一个无限而有机的宇宙生命系统。孔颖达还引道入儒,将自然本体之道转化为伦理教化之道,天道自然与主体心性在此相与为一,天之道与人之道不再断为两橛,等等。在哲学体用观方面,孔颖达亦汲取秦汉以降各家学说,既论体用相待之义,又证体用不二之理,并自觉地将抽象的体用哲学思辨引渡到社会政治和伦理秩序的治理上来,颇具人文关怀的价值和意义。孔颖达一系列本体论阐述可视为兼容儒、道诸家本体性运思的产物,一方面反映出初唐学者海纳百川、推陈出新的视野、心胸和能力,另一方面又可见出唐代文化哲学勾连汉宋的桥梁、枢纽意义,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价值。
关于“儒”的原始意义的探讨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胡适   文化教育   徐中舒   原始意义   孔子   儒者   甲骨文   郭沫若   章太炎   《周礼》  
描述: 对“儒”原始意义探讨,西汉的司马父子、刘敬;东汉许慎、郑玄、应劭;南朝皇侃;唐朝颜师古、王冰;宋朝朱熹;晚清俞樾、孙让等人均有精彩而又迥异的论述。二十世纪章太炎、胡适、郭沫若等国学大师对此展开了大讨论并产生了种种代表性观点。在详细研究关于“儒”起源问题的研究史后,可总结为,儒的涵义大凡历经了三变:殷商时期的儒、西周时期的儒、春秋时期的儒,并可勾勒出儒的早期发展变化的线索。
晚清徽州墨商的经营文化:婺源商业秘籍《墨业准绳》抄本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营文化   墨商   《墨业准绳》   徽州   詹有乾  
描述: 公元10世纪以还,中国墨业的中心便转移至皖南。及至明清时代,民间制墨在黄山白岳间家传户习,徽墨名家辈出。以往,作为文房清玩的徽墨记录虽然颇为丰富,但有关徽墨制作与经营的史料却极为稀见。有鉴于此,本文利用新发现的商业秘籍——婺源詹有乾墨号之《墨业准绳》抄本,对晚清墨商的经营文化作一探讨。论文具体分析了徽州文人与《墨业准绳》之编纂及其特点,纠正了此前有关詹有乾墨号始创年代的谬说,并探讨了徽州家族组织与商业发展的关系,进而指出:现存的商书以出自徽州者居多,这与徽商"贾而好儒"、徽州文人积极介入商书之编纂密切相关;在传统徽州,家族的房支以及个人以入股的方式参与商业经营并获得利润回报,家族组织与商业发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换言之,徽州发达的家族组织,成为旅外商业繁荣的强有力后盾。
良知与认知:在中西文脉比较中探讨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良知   主体际性   儒家   认知方式  
描述: 良知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核心观念。儒家内在的道德修养和外在的治国理政的思想路线,即“内圣外王”,以良知为基石。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也有良知概念,但它在道德实践中只起辅助性的作用。良知在中西文化中的角色有如此大的差别之原因,除了中西文化对人性看法的差异之外,有关对良知的认识方式的差别也是重要原因。因此我们需要分别探讨经验主义、先验主义和儒家内证的认知方式所导致的对良知看法的差异。在中国哲学中,良知不是“小我”之心,而是“大我”的本心。良知要在道德伦理和社会实践中把自己向外推出来并实现自己。在西方思想中,良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论题,但经验主义的认识方式往往认为良知无非是对某类行为倾向的概括,而以康德为代表的先验主义认为良知作为人的一种自然秉性能使人主动地置于道德律令之下。相比之下,近代中国新儒重视向内认识人的心灵,要认识宇宙的本体,必须返观人的本心,良知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上述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我们也需要反思良知判断中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在良知作为是非之心进行判断时,人们通常关注的是其主观的方面,而忽视其客观的方面,熊十力对此作出了很好的纠正;良知判断有普遍性与特殊性之分,因此我们要兼顾道德的普遍化原则和在各种特殊语境中的特殊处理;良知还具有主体际性,在这方面中国哲学给我们很多启示;最后,良知学说是与人性论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哲学中的“性善论”为我们提供了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自信心,但也应注意人性的消极的方面。总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良知学说对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法治系统都具有重要意义。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