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2015 年新儒学“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作者: 颜炳罡   来源: 人民论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儒学   应用儒学   民间儒学   精英儒学  
描述: 2015年新儒学思潮呈现出“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一体”即以民间儒学为体,“两翼”即精英儒学和应用儒学。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在新儒学思潮中鼎足而立,缺一不可,它们共同支撑起新儒学思潮在当代中国的“显学”地位。
“百姓日用之道”与民间儒学的价值探索
作者: 田宝祥   来源: 南方论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颜之乐   百姓日用之道   民间儒学   王艮  
描述: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面对西方思想浪潮的冲击,传统儒学何去何从始终困扰着我们。李泽厚以其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为据,开出了“西体中用”的药方;蒋庆则以春秋公羊学为中心,建立起了一套“政治儒学”的哲学架构。本世纪初,以刘述先为代表的港台新儒家,第一次立场鲜明地将“民间儒学”从“政治儒学”和“精神儒学”两大价值系统中分离出来。本文即从“圣人之道”与“百姓日用之道”这两条线索出发,旨在探寻民间儒学的思想脉络与内在价值,及其现实意义上的展开方式。
2014年新儒学主流倾向显现
作者: 颜炳罡   来源: 人民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儒学   儒学   实践儒学  
描述: 新儒学是一个学者数量众多,思想成份比较复杂的思潮。中国新儒学思潮的主流倾向在2014年已经显现,这就是由学术殿堂走向民间社会,由理论言说转化为行为实践,由少数知识分子研究对象转化为大众的生活向导,开启了儒学大众化、草根化、生活化、实践化的大幕。
由学术殿堂走向民间社会 2014年新儒学主流倾向显现
作者: 颜炳罡   来源: 人民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儒学   儒学   实践儒学  
描述: 新儒学是一个学者数量众多,思想成份比较复杂的思潮。中国新儒学思潮的主流倾向在2014年已经显现,这就是由学术殿堂走向民间社会,由理论言说转化为行为实践,由少数知识分子研究对象转化为大众的生活向导,开启了儒学大众化、草根化、生活化、实践化的大幕。
社會轉型(視)(角)下的近代民間儒學:以太谷學派為例
作者: 張進   来源: 2009年两岸三地历史学研究生研讨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学术思想   历史地位   近代社会   民间儒学  
描述: 鸦片战争时期,虽然传统儒学依然占据着中国学术的统治地位,但是其空洞乏味、脱离现实的弊端已经日益显现。
比较与互构:民间儒学的历史形态
作者: 戴莹莹   来源: 儒藏论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形态   民间儒学   互构  
描述: 民间儒学,即民间流行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兼采法家、阴阳家、道家、佛家等思想的儒学形态。自儒学形成之后,它的形态并非一成不变。秦汉时期,民间儒学以儒家学说为主,兼采法家、阴阳家、道家及其他民间思想。魏晋六朝,佛道盛行,三教激烈冲突、对话磨合,三教合流的萌芽初成。唐五代之时,民间儒学形态清晰可见,即以儒家思想为主,兼采佛道二教思想。宋元以后,秦州学派、太谷学派代表了民间儒学的基本形态。民间儒学依然以儒学为主,兼容二教。同时,它还结合时代思潮,提倡实学实用。儒家思想在与其他思想的比较、互构中,不断更新体系。新的
近年来儒学复兴思潮之管窥
作者: 周良发   来源: 昆明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儒学   儒学复兴   官办儒学   民间儒学   大陆新儒学  
描述: 近年来儒学复兴思潮渐呈多元开展的趋势。各种儒家学派兴起,构建起新的儒学体系。官办儒学带动和影响了民间儒学的发展,并在民众中兴起"国学热""儒学热",引发儒学研究的热潮。儒学复兴运动虽已取得较大成就,但仍缺乏核心价值观,前景亦不明朗。儒家学者应凝练出儒学核心价值观,以此引领儒学复兴思潮向纵深推进。
近年来中国大陆儒学的新进展
作者: 郭齐勇   来源: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仁学   儒学新系统   创造性转换   民间儒学   乡村儒学   城市儒学  
描述: 近年来儒学在中国本土回归、复兴,除了学术研究极为繁荣之外,更在两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一为立地的面向,二为顶天的面向。前者为大众或民间儒学在各地的城市社区、企业与乡村落地生根,很有生命力,老百姓有了受用。儒学重新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通过耳濡目染,其精神价值慢慢地内在化,重新化为中国人的内在的心灵。后者为学者们不仅仅局限于研究儒学史,更是用心创建了自己的儒学系统,如李泽厚、汤一介、张立文、蒙培元、牟钟鉴、陈来等学者的新思考与新建构。他们面对时代问题的挑战,融合中西,以儒学为主,构建了新的哲学体系,极有价值与意
儒学的现代命运与未来发展:李景林教授访谈录
作者: 暂无 来源: 晋阳学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学术界   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哲学史   民间儒学   未来发展   社会生活   儒家   传统文化   现代命运  
描述: 李景林教授简介:李景林,1954年生,河南南阳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兼职教授、四川大学古籍所兼职教授及《儒藏》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主持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学术研究项目.曾获得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等多种学术奖励.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讲授中国哲学、中国哲学专题研究、中国哲学方法论研究、中国哲学原典研究、哲学前沿等课程.在儒学、道家哲学、中国文化等学术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代表性著述有《教养的本原——哲学突破期的儒家心性论》(著作)、《教化的哲学——儒学思想的一种新诠释》(著作)、《儒家的丧祭理论与终极关怀》(论文)、《朱子心论及其对先秦儒学性情论的创造性重建》(论文)、《伦理原则与心性本体——儒家"仁内义外"与"仁义内在"说的内在一致性》(论文)、《孟子的"辟杨墨"与儒家仁爱观念的理论内涵》(论文)等.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