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中庸与调和——儒家和阿拉伯伊斯兰思想的比较研究》出版
作者: 暂无 来源: 回族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版社发行部   出版发行   昆仑出版社   伊斯兰思想   现代化转型   中庸思想   北京外国语大学   吴旻   儒文化   伊斯兰文化  
描述: 北京外国语大学吴旻雁副教授著《中庸与调和——儒家和阿拉伯伊斯兰思想的比较研究》一书,2015年1月由昆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东方文化集成·西亚北非文化编》丛书之一,全书共5章,以儒文化中
中央集权制下的制度安排:家天下与士大夫政治——“现代化转型视角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之十九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发展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士大夫阶层   文彦博   中央与地方关系   明清社会   现代化转型   孔子传   中央集权制   儒法   官僚阶层   文谈  
描述: 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文彦博(1006-1097)上文谈到了传统中国的治理是通过礼治与儒法兼综的方式展开,那么皇帝又是依靠谁来实施这种中央集权的治理呢?这即是传统中国所独有的士大夫阶层。任何一个社会,统治阶层的生产和再生产总是最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中国传统王朝的治理,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难题:一是如何确保最高统治
守成与开新:论"文化守成小说""中国形象"的跨世纪书写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形象   20世纪   文学书写   现代化转型   文化伦理   现代文学   文化守成   小说  
描述: 20世纪中国现代化转型主要基于悠久的农业社会形态和以“儒释道”兼容互补为内核的传统文化伦理而展开。当这一实一虚两个层面浸润到文学中时,作家们立刻将其转换成了“乡土”意象:既是中国现实具象的浓缩,又是民族集体心象的凝结。所以,“乡土”成为了现代文学的叙事原型和母题,20世纪中国形象的文学书写就是从“乡土”出发的。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派”已然初成,并且由于作家们文化身份和审美价值立场的差异而形成了多元化的创作形态,大致有:鲁迅开创的文化批判形态,以现代文明代表者的身份立足于文化启蒙,对乡土中国进行审视和批判;以茅盾为代表的政治功利形态,以意识形态革命者的身份立足于乡村社会的政治风暴,对乡土中国的阶级结构进行剖析;以沈从文等“京派作家”为代表的文明怀旧形态,以文化守成知识分子的身份背向现代启蒙,将乡土作为审美而非现实对象,通过田园牧歌的怀乡恋旧式书写来寄托对传统的温情眷恋。至四十年代的解放区,又出现了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乡村代言型,以“文摊文学家”的身份讲述“老百姓自己”的乡土故事,被誉为是最具“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写作。① 这四种形态的乡土小说一直贯穿着整个20世纪的文学历程。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