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5例疗效观察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医论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辨证施治   乙型肝炎   临床研究   慢性病   中医药疗法  
描述: 笔者自1979年~1997年,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5例,经辨证治疗,效果较佳,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IOS例均符合199o年上海病毒性肝炎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其中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56例
试评《伤寒论后条辨》的学术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辨证施治   少阳经   三阴经   学术思想   阳明经   伤寒论后条辨   六经实质   太阳经   证候   学理论  
描述: 程应旄,字郊倩,生卒未详,安徽新安人,清代康熙年间之名医。他出身儒门,年幼聪慧,精于文学,后入医林,博学医书,故著作甚多,《伤寒论后条辨》(简称《后条辨》)是程氏流世的唯一著作。该书立足实践,对伤寒学理论有所创获,而成一家之言。本文试评《后条辨》的学术思想,仅作抛砖引玉之举。阐明六经实质《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所著,创立了中医独特的理论精华——辨证施治,其六经学说
陆懋修伤寒学术思想探讨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中医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容丰富   辨证施治   张仲景   伤寒病   大青龙汤   学术思想探讨   伤寒论   证候   陆懋修   临床辨证  
描述: 陆懋修,字九芝,元和(现属江苏吴县)人,清代同治年间名医。出身世代医家,初业儒,以文学著名,中年后才致力于医。因他有扎实的文学基础,又博览群书,熟谙经典,尤精于伤寒,故治病常起沉疴,名噪一时。陆氏著作颇多,合订为《世补斋医书》,共33卷,于1866年刊行。该书内容丰富,涉及运气、内经、难经、伤寒、温病、妇人等科目,而伤寒内容甚多,查论精细中肯,可成一家之言。本文探讨陆氏的伤寒学术思想,以望作抛砖引玉之用。
洞庭湖畔探宝库
作者: 暂无 来源: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经   辨证施治   温病   伤寒杂病论   老中医   暑邪   医案   审证   临床经验   中山大学  
描述: 徐澄候先生出生于公元1877年12月6日。幼学儒而壮习医,曾先后授业于津市老中医雷、徐两公门下,悉得心传云。行医50余载,对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温病之造诣颇深,运用精巧,尤擅长温病的辨证施治,今搜集其医案数则如下。一、刘宗鹤,男,24岁,澧县道河乡人,就读于广东中山大学。六月假归,时天气炎热,途中感受暑邪,秋初发生吐血。其六脉和缓,舌润无苔,惧审证不确,不敢主方。吾乡扬雪卿先生,名医也,老成持重,临床经验丰
胁痛的临床辨治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北中医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肝肿瘤   辨证施治   治则   肝郁   知柏地黄汤   甘露消毒丹   辨证分析   胁痛   柴胡疏肝散   临床表现  
描述: 胁痛常分为肝气郁结、瘀血停着等证型。但患者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且因多种病理因素夹杂致病,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诊治难度。因此,临床辨证施治乃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慢性肝病患者之胁痛常见以下几种证型:l肝郁碑虚型临床表现:胁痛,以胀痛为主,纳食减少,便演,乏力,多虑多疑,舌苔薄,脉弦。辨证分析:此型多因肝郁气滞而横过犯脾,终致肝郁脾虚,故胁痛之特点是胀痛。脾虚不运,则见纳呆,便搪,乏力。肝郁气结,思虑不遂,故常多虑,多疑。治则方药:治以疏肝健脾为主。用柴胡疏肝散加云等、苗仁等。必要时可加用陈皮、青皮、郁金等,以加强疏肝理气之功。2湿(热)邪阻滞型临床表现:胁痛,纳呆,口干不欲饮,或口苦,或口臭,或恶心欲呕,或身、目、尿黄。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儒或弦滑数。辨证分析: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湿遏热伏,蕴结于肝胆,终致肝经不利或肝络失养而成胁痛。湿邪阻遏脾胃,脾运不力,则见纳呆,津不上承而口干但不欲饮。若湿郁化热,则以口干、口苦、口臭、苔黄腻,脉弦滑数为辨证要点,如见身国尿黄,色鲜明,辨为湿热证(阳黄)则不难。治则方药;治以芳香化湿,清热利湿。方用三仁汤、过香正气散等加减;若为肝胆湿热,则方用龙胆泻肝汤或甘露消...
伤科用药的辨证施治
作者: 暂无 来源: 甘肃中医杂志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治法   辨证施治   常用方剂   辨证论治   接骨续筋   伤科   郭宪章   外治法   温通经络法   清热凉血法  
描述: 伤科用药的辨证施治陈列,张纯,郭宪章兰州中医骨伤医院(730030)笔者在郭宪章主任医师的长期培养下,耳闻目儒,对在伤科的辨证用药颇有心得,现笔者将点滴体会撰于此文。用药规律与原则伤科的治疗,一般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以内眼药为主。外治法以手法...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