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中国佛教文学研究》述评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   述评   文化特色   佛教文学   中国佛教   20世纪80年代   中国文学研究  
描述: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三者之中,儒家、道教源自本土,佛教源于古印度。由于佛教本身具有的鲜明的异域文化特色及其经历的漫长曲折的中国化过程,它在中国文化中的角色、作用、影响较诸儒家、道教都更为复杂。自佛教入华不久,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联性与互动性就引起了中土士人的关注。不过,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佛教文学
“雅学”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夏文化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辞源》   雅学   词条   《辞海》   大型工具书   20世纪80年代   《汉语大词典》   训诂学  
描述: “雅学”,是训诂学的一个分支,是小学家中常用的一个词。然而,一般辞书均不把它作为一个“词条”收入,即使像《辞海》、《辞源》之类的大型工具书,也难觅其踪迹,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汉语大词典》才予收释。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雅学”作以探究。众所周知,《尔雅》亦作《尔疋》。《辞海》说:“疋,同‘雅’,实即‘夏’古文的讹变,义为正。”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指中原地带。《尚书.舜典》:“蛮夷猾夏。”夏为正,其他则为蛮夷。雅,《说文》云:“楚乌也。一名鸒,一名卑居。秦谓之雅。”段玉裁注:“楚乌,乌属。其名楚乌,非荆楚之楚也。”这说明,“雅”是指一种乌鸦之类的鸟。由于“雅”和“夏”音同,均属上古鱼部,遂将“雅”借为“夏”,有“正”义。《荀子.荣辱篇》:“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夏。”王念孙《读书杂志》引王引之曰:“雅读为夏,夏谓中国也,故与楚、越对文。《儒效篇》:‘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其证。”关于《尔雅》,清代学者刘台拱《论语骈枝》、近代学者黄侃《尔雅略说》都认为,“雅”是“夏”的借字,“夏言”就是诸夏之言,即通行于华夏氏族的共同语,这种解释与“雅”为“正”的说法殊途同归。《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按事类编...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