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福建客家
作者: 谢重光   来源: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民族历史   福建省   研究   客家  
描述: 本书共分七章,分别讲述了汀江流域的开发与客家民系的形成、福建客家的发展壮大、福建客家社会文化面貌的演变、福建客家人的对外拓展、近现代福建客家社会的变迁、福建客家传统文化习俗、福建客家英杰等。
广东客家文学史
作者: 罗可群   来源: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广东   民族文学   文学史   客家  
描述: 这是一部填补空白的学术著作,是首次将客家文学以“史”的面目出现的奠基性专著。全书论述了从张九龄到古直的文学创作,其中既有像宋湘这样的“客家才子”,也有像洪秀全这类革命文学家;有像黄遵宪这样“走向世界”的诗人等。
方志中的客家人文精神探析:以闽西客家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方志   客家   精神  
描述: 客家研究方兴未艾,但什么是客家精神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历代汀州州县及周边相关区域方志中的相关记载,是运用比较研究客家精神的重要素材。通过对这些记载的归纳及与汉族其他民系精神的比较,认为客家的四大精神就是:重儒崇文,勤俭质朴,硬颈毅行,兼容相恤。
试析客家神明崇拜的世俗诉求:以粤东梅县神明崇信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明崇拜   世俗化   功利性   客家  
描述: 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严酷的社会现实,迫使客家先人在保留中原正统儒释道信仰的同时,渴求众多神灵的庇佑。这一方面使客家地区的神明崇信异常丰富复杂,呈现为多神,乃至杂神崇拜的状况;另一方面,也使得客家的神明
粤东北客家传统民居及装饰产生的文化情境
作者: 暂无 来源: 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粤东北   传统民居   客家  
描述: 在对粤东北客家民居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认为粤东北客家民居及其装饰是自然生态系统、经济技术系统、社会组织系统以及文化观念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此情境下,以围龙屋为典型的传统民居形成
客家敬祖重孝会通儒佛二教探析——以赖际熙《东莲觉苑祖堂记》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祖先崇拜   因果律   赖际熙   客家  
描述: 赖际熙《东莲觉苑祖堂记》指出"儒与佛真实显著之学说"尽在于"孝"。客家以祖先为核心的丰富生活,实归结于"孝"。客家祖墓风水信仰的盛行,缘于诸多因素影响,使之最终演化为满足客家宗教需求的神圣符号,而其本质,则在于符合"孝"的因果律。
客家敬祖重孝会通儒佛二教探析——以赖际熙《东莲觉苑祖堂记》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祖先崇拜   因果律     赖际熙   客家  
描述: 赖际熙《东莲觉苑祖堂记》指出,"儒与佛真实显著之学说"尽在于"孝"。客家以祖先为核心的丰富生活,实归结于"孝"。客家祖墓风水信仰之盛行,缘于诸多因素影响,使之最终演化为满足客家宗教需求的神圣符号,而其本质,则在于符合"孝"之因果律。
东亚客家文化圈中的儒学与教育
作者: 黄丽生   来源: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文集   东亚   比较研究   儒学   客家  
描述: 东亚客家文化圈中的儒学与教育
非遗视阈下的桂东南客家大幡醮仪——兼论民间信仰之性质及其与儒释道之结构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闾山教   道公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幡醮仪   客家  
描述: 桂东南客家聚居区至今传承的大幡醮仪,发端于汉末,形成于南北朝,完善于唐,盛行于明清,古老而神秘。从“非遗”视角观察,大幡醮仪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价值、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显著的社会价值。其中尤其珍贵者
论明代客家教育的勃兴及对地方社会的影响——以汀州府的儒学为考察重点*
作者: 许莹莹   来源: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闽西   汀州   明代   儒学   府县学   客家  
描述: 明代是汀州地区文教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并取得巨大成绩的重要时期。不但儒学建置完全覆盖了当时所有的行政区域,而且修建工作始终比较积极。数量稳定、发展良好的学校,无疑为地方教育教化维持较高水平提供重要保证。这对于培养人才,教化汀民,缩小其与东南沿海地区差距,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反映了明王朝对在边远地区推广儒学教育的重视和努力,也预示着儒家传统文化在汀州的渗透和扎根。汀州由此进一步纳入礼教轨道,并逐步完成向文治社会的转变。
< 1 2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