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入群——试论孔子哲学的内在进路
作者: 叶兴仁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方式   君子  
描述: 本文从和群的关系入手,对孔子哲学的内在进路进行讨论和分析。孔子主张的“”,具有反省意识,密切关涉着他人和群体。“”在面向他人和群体时,表现出一种道德自觉和进取精神,进而确立了“立”与“达
论孔子的存在性思想及其与现代形而上学的关系
作者: 唐子奕   来源: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实在     对象   如在  
描述: 从存在论角度考察孔子的思想,可以发现:天道人伦被赋予思想的当然性根据;认同并恪守天生性命所赐予的身之名分,是生存必须承担的存在性责任;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自省是实现存在性任务的基本方法。这些思想都源于孔子对"存在"的把握——存在的本质是"如在"而不是"实在"。"如在"论不仅是与科学式实在论的根本性差别,也是现代形而上学"实践主义"的根源。
《坛经》中的心的概念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心自性      
描述: 心是慧能在<坛经>中论述的核心概念,指现实具体的自心自性;慧能作为中国化的禅师,无论是原始佛教、大乘空宗、有宗还是中土儒、道文化,均对此自心自性有浸淫作用,因而它呈现出丰厚的层次性.慧能对自心自性的发现和提升扩大了信众的范围,却对人本身的智慧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破除了人们向外觅佛的迷误和对内在空寂的耽误,却将约束纳入人的现实的、具体的心中;他要求人们面对真实的世间,在念念不住、念念自净中实现生命的净化和解脱;<坛经>对现代人心灵的净化有莫大的启发.
“晋文公谲而不正”辨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信   以巨召君   忍辱负重   变革   举贤   用谋  
描述: 孔子提出"晋文公谲而不正",在肯定晋文公使天下得到相对"安定"的霸业的前提下,指出晋文公在僖公二十八年的"温"之会问题上,有"以臣召君"之缺陷。后儒评价晋文公往往淡化孔子所论的前提,而只侧重强调"以臣召君"不合礼法有亏臣节这一点,这对后人评价晋文公的历史功绩有误导之嫌。本文将用孔子论人的全面、客观的观点来分析晋文公在建霸中的行为,以此说明晋文公符合儒家的传统道德,还孔子论晋文公的全貌。
“儒洋教育”育人岂能不正
作者: 李轶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儒洋教育”育人岂能不正
南怀瑾的律己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企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普勒   南怀瑾   蒋鼎文   何应钦   文化委员会   公立大学   非儒   顾祝同   私立大学   不通人情  
描述: 国学大师南怀瑾,是一位见解卓异的学人。他是亦儒亦佛亦道,非儒非佛非道。如此横跨传统,而又驰骋于传统之上的知识老人,在当代不啻凤毛麟角。虽然如此,但南怀瑾却非常律己,做人处世都讲原则。南怀瑾仅上过一年小学,没有文凭。他的学问主要靠私塾传授,以及刻苦自修。上世纪六十年代,他为多所私立大学聘
“孔乙己”绰号的含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孔乙己姓甚名谁?孔乙己姓孔,名和字早在半途上流失。姓孔,总无端地让人联想上孔夫子。儒学泽被万世,孔家子孙又历代受到帝皇的封赏,然而孔乙己却一世栽在儒学上,“终于不能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还老是偷书,最后到丁举人家去,被打折了腿,剥去长衫,在斯文扫地中死去,演了一出社会闹剧和生命悲剧。
体物与尽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展起来的。道家的“体物”、儒家的“尽”可以作为对“体验论”进行的两条径道,二者互相影响,又相互独立,共同指向中国古典诗学的“体”之臻境。
者,胜天下
作者: 暂无 来源: 神州(上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活出精彩   心灵的升华   感动   征服   说服   积极的自我暗示  
描述: 有位作家说得好:"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如果我们教师能让学生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感动自己、自己征服自己,那么他们就有力量战胜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从而成为生活的强者.
者,胜天下
作者: 暂无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活出精彩   心灵的升华   感动   征服   说服   积极的自我暗示  
描述: 有位作家说得好:“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如果我们教师能让学生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感动自己、自己征服自己,那么他们就有力量战胜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从而成为生活的强者。
< 1 2 ... 999 1000 100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