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明代土司地区的儒学教育
作者: 彭寿清   李良品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土司地区   儒学教育   明代  
描述: 儒学教育是指根据中央王朝政府政策法令办理的、以统治王朝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学教条为内容的各级教育。明代土司地区儒学教育在官学、书院、社学等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其缘由有三:一是中央王朝极力推行,二是地方官吏积极配合,三是各地土司主动创办。明代土司地区儒学教育的发展,对当地社会稳定、教育发展、文化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近25年来我国道教研究的现状分析——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91-2015)及其学术成果的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家社科基金   道教   信息计量  
描述: 为探究我国道教研究近年来的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本文以1991—2015年期间立项的190项与道教研究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其458篇成果论文为研究对象,从项目信息、成果信息、研究热点、相关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计量分析,全面地展现我国道教25年的研究与发展的状况。研究表明儒释道三教关系、道教史、典籍研究与整理等为道教研究的热点;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为我国道教研究的重镇;《宗教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是刊载道教研究成果的主要期刊;《论道教的洞穴信仰》、《论道教与科学》等论文被引用频次最高。
论敦煌文献中的丑妇形象与丑妇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敦煌遗书   丑妇观   丑妇  
描述: 本文将敦煌文献中描写丑妇的作品分为两类:佛教故事类和民间世俗类,并分别对这两类作品中的丑妇形象进行了分析。佛教故事类作品重在对丑妇外貌的描写,极尽夸张之能事,美与丑之间以崇佛为分界可以相互转换。民间世俗类作品重在对丑妇品行的描写,妒妇、懒妇、搬弄是非之妇都被归入丑妇范围,反映了儒教对女子“四德”的要求。两类作品在描写丑妇方面的差异,反映了儒释观念的不同。但这两类作品有着一致的丑妇观,即丑妇之丑具有绝对性,是美和善的对立面,两者不能并存,这与中国传统认知中丑女可因其美德而改变命运的丑妇观有所不同。其原因与佛教对唐人审美观之影响、敦煌说唱类作品对俳谐性之要求以及唐代官方对审美理想之引导等有关。
从意识形态看辜鸿铭的儒经英译:以《中庸》译本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操控   翻译策略  
描述: 翻译是操控的过程。译本既是操控译者翻译行为的诸多意识形态的体现,也是译者意识形态输出的媒介。本文拟从辜鸿铭的《中庸》译本为例,回答辜氏在特定历史阶段英译儒经背后的意识形态斗争,以及辜氏如何通过对译本的操控向目的语读者传达符合自己视域的意识形态图景。
我国哲学通识教育的历史重建及其当代反思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哲学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  
描述: 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是其主流,以中国传统人文经典为内容的哲学教育也融入其中,并构成其主要方面,成效斐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专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导思想,哲学通识教育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所取代而趋于沉寂。改革开放后,随着通识教育的再兴,哲学界开始反思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哲学通识教育;进入新世纪以来,哲学界积极践行哲学通识教育,哲学通识教育进入一个全面推广的新阶段。
澹归今释书画美学思想的现代诠释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澹归今释   书画美学思想   佛事   禅宗   现代诠释  
描述: 今释是以儒入释的著名人物,是特定时代士大夫的典型代表,是明清之际大变革时代思想开启的先觉者。他又是明清之际的著名诗人、词人,且是书坛圣手,擅长翰墨,尤善草书。在中国禅宗书画美学思想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中,今释可称为领军人物,他在书学、画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建树,对中国禅宗书画美学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出的一些命题和主张,或者是发前人之未发,或者是发前人之已发,颇多创见和新意,在清代禅宗书画美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西昆文风在科场的传播与影响考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崇儒   西昆文风   科举   传播   佑文  
描述: 西昆文风除了表现在诗歌、四六文以外,还风靡于科场律诗、赋当中。太宗、真宗朝"贪才"、"佑文"的风气,加上日渐严密的取士制度,使得作为学者宗师的馆阁词臣与科场之间以"文"为中心密切互动。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文士频频担任各级贡举考试官,并利用其在文学上的话语权大量奖掖后进、编选文集,使西昆文风在科场中风靡一时。以律赋为例,其西昆风格表现为形式上的精工律切,内容上的博雅典赡。馆阁与科场间的互动,实际统一于宋初文教政策重心由"佑文"向"崇儒"的风气转变中,一方面,"崇儒"之风气已启,另一方面"佑文"之余烈尚存,由此形成了具有西昆风格的科场文章"以儒饰文"的过渡性特征。
论汉代西南地域的豪族大姓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代   士族化   益州   豪族大姓   儒化  
描述: 西南豪族大姓由各种社会势力转化形成。受各种因素影响,益州北部与南部豪族发展进程不同,益州北部豪族在西汉中后期形成,益州南部豪族形成在东汉中期以后。西南豪族大姓发展亦不平衡,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性。随着儒学的传播,西南豪族不断儒化、士族化,最终完成了由一代官僚向世代官宦的世族化转变和由"世仕州郡"向世代公卿的中央化转变这一双重历史进程。
批判性关怀:孟子论孔子与《春秋》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批判性关怀   《春秋》  
描述: 孟子从"学孔子"的儒家一统取向出发,构建了孔子与《春秋》的文化关联:一是作《春秋》的时代背景——"《诗》亡然后《春秋》作";二是孔子作《春秋》的两难心境——"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三是《春秋》的儒家政统意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这一构建在残酷、现实的权力斗争之外发展出冷醒、理想的政治批判传统,承诺并敞开了传统儒家孜孜以求、念兹在兹的政统视界。
唐君毅先生论儒佛之辨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家   唐君毅   儒家  
描述: 宋明儒在利用释、道之论阐发儒学基本道理的同时,在一些基本的原则上仍然自觉与佛家划清界限.唐君毅先生<宋明理学家自觉异于佛家之道>一文从为学之目的、生与灭、心性与天理、天道与圣道几方面对佛儒进行了比较.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