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重放异彩的哈尔滨俄侨文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求是学刊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俄国   我国东北   作家   基督教育   作品   哈尔滨俄侨文学   洛夫   山林   诗集   小说  
描述: 哈尔滨曾是远东俄侨的文化中心,有过相当繁荣的俄语文学,产生过许多颇有成就的作家.这种文学,一方面继承19世纪俄国文学的传统,主要是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诗歌的“白银时代”相衔接,另一方面,又深深打上流亡者心态的印记,同时也受到侨居地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环境熏陶,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 哈尔滨俄侨文学是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大批俄人迁居我国东北而产生的,十月革命后由于白俄流亡浪潮涌向我国而日益兴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开始衰落,后因俄侨离哈而消失,并遂渐被人遗忘。但近年来,西方和苏联文学界突然对当年哈尔滨俄侨文学表现出浓厚兴趣,使其身价倍增.首先,这是因为一批出居世界各国的前远东作家生活趋于安定,60年代末开始陆续重返文坛,不仅有新作问世,而且许多旧作也在刊物上重新刊载或再版印行.尤其是现在窝居巴西的诗人被列列申于1987年在荷兰出版回忆录(两个中转站》,使人惊奇地发现当年哈尔滨的犯侨作家和诗人竟然只以百计,从而更激起人们对哈尔滨代儒文学的兴趣.其次,远东(主要是哈尔滨)用侨文学近年来在苏联也汇入文学“回归”的浪潮,许多杂志意相重登这方面的作品.哈尔滨地侨文学区没数十年之后,终于开始重放光彩. 据在,哈尔滨出版的...
红豆生南国 奇峰出诗文——评《芝城风流》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郭威   幻觉性   红豆   永州   创作群体   中外文学   卷烟厂   小说   女性  
描述: 工人作者,在中外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在外国,许多著名的作家就是从工厂这块热土上走出来的,高尔基描绘的英雄性格,惠特曼笔下的神秘幻境,马克·吐温写出的凄恻怪诞,汉姆生追求的返回自然,雍松叙事的高瞻远瞩,海塞作品的灵思盎然,莱蒙特伟大的民族史诗等等,都是从工厂的铁砧上锻打出来的,是钢水铁屑熔铸出来的。 在我国,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了培养工人作家,让工人作家能脱颖而出,从五十年代起就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条件,“使工厂也成为‘制造’作家的场所”。诸如胡万春、费礼文、万国儒、李学鳌、肖育轩等,就是在党的培育下成长起来的工人作家。他们的
敦煌艺术精神与近年河西小说
作者: 暂无 来源: 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西   艺术精神   敦煌艺术   文化艺术   汉魏之际   东西方文化   小说   元文化  
描述: 敦煌艺术,以其宏丽繁富之美,以其宗教的神秘感和生命的永恒激情震惊了世界。任何灿烂的文化艺术都不可能在单元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它必然是多种文化的融合、凝聚、升华。敦煌艺术亦是如此。它的形成有其时代社会的原因。汉魏之际,东西方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在这里交会撞击:印度的佛教传到这里,随着佛教的输入,西亚文化,希腊罗马等欧罗巴的文化也传到这里。而中原战乱又使大批士子逃难于此,将中原儒文化精神连同许多典籍带到这里,东西方文化与当地各民族文化交汇融
边城小说中的生命形态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原   卓玛   扎西达娃   作家   文明社会   张承志   生命形态   张贤亮   小说   自然生命  
描述: 八十年代中、后期,在一批“伪现代派”作家被西方的“蓝色文化”弄得目眩神迷,主张彻底扬弃传统的“黄土文化”的同时,张承志、韩少功、扎西达娃等一批作家却表现了他们独特而又深刻的美学眼光。在他们看来,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包含了儒、道、佛相互歧异,以至冲突的三大系统。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压抑人性的落后一面,也有推崇个性、强调感情的光明一面。真正的飘逸的“道家文化”并没有消失,它远离现代文明的边域仍然保存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