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对骆著《现代修辞学》中一些语言问题的讨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修辞学习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知识性   文字运用   骆小所   语言问题   现代修辞学  
描述: 读了骆小所先生的《现代修辞学》(修订版)①[以下亦简称“骆书”],笔者发现此书语言文字运用上存在不少带有知识性的问题。以下列举若干条略加评析,进行讨论。问题一:唐代孔颖达《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中疏:“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者,辞谓文教,诚为(此为骆书所引,原文‘为’作‘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第4页)②评析:据骆书所引“唐代孔颖达《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中疏”,给读者的信息是唐代孔颖达编注了《十三经注疏》,而其本人又撰写了其中的《周易正义》,末了孔氏本人又为他自己的《周易正义》作了疏,不免有混乱之感。实际的情况有两点必须指出:其一,今天所通行的中华书局影印本《十三经注疏》乃清代阮元据宋本主持校刻重刊,非孔氏编注;其二,孔颖达的《周易正义》的“正义”也称“疏”,孔氏本人不会自己给自己的著作作疏。在这里,骆书没有分清孔颖达、《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疏这四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二:《说文解字》第九篇上“彡”部对“修”的解释是“饰也,从彡,攸声。”又说:“彡,毛饰画文也”。清代段玉裁注:“饰,刷也。引申为文饰之义。”(笔者按:段注原文无“之义”二字)他还说:...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论辩艺术
作者: 暂无 来源: 修辞学习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三国演义》   诸葛亮   论辩艺术  
描述: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品,其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一回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在此情势下,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并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吴蜀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
《语言研究集刊》第五辑出版
作者: 暂无 来源: 修辞学习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术语   古汉语语法   语言研究   古代汉语语法   汉语方言   中文语音   关联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   是非问   辞书出版  
描述: 复旦大学《语言研究集刊》第五辑已于2008年9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本辑收人论文28篇,共计37万余字,内容涵盖了语音学(如《术语命名的原则、方法、标准——辨析一些中文语音学术语》(朱晓农)、《论对中古音等的一致性构拟》(麦耘)等文),方言学(如《早期西儒的汉语方言分类和分区研究》(游汝杰)、《上海话的是非问及其否定答形
修辞与文化国际高级论坛在杭州举行
作者: 暂无 来源: 修辞学习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学术会议   修辞   人文学院   浙江树人大学  
描述: 由中国修辞学会和浙江树人大学联合主办、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修辞与文化国际高级论坛”于5月25-28日在杭州举行。来自海内外18所高校28名代表出席了这次学术会议。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吴土艮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修辞学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导王德春教授致开幕词。本次研讨主题有两项,一是修辞与休闲文化,包括语言交际与旅游文化,汉语修辞与饮食文化,历代诗词与茶文化;二是修辞与宗教文化,包括语言与宗教习俗,汉语修辞与中国宗教———儒、释、道,跨文化修辞与宗教信仰。()修辞与文化国际高级论坛在杭州举行@土艮
古代禅诗的修辞
作者: 暂无 来源: 修辞学习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菩提树   比喻手法   中国禅   大诗人   修辞手法   慧能   禅诗   神秀   修辞特点   诗人们  
描述: 本文仅就流传甚广的禅诗的修辞特点加以说明。 隋唐以后,佛学盛行,并形成了“儒、释、道”三家合一的中国文运。这无疑会影响诗人们的思想,于是诗人们写出了大量的禅诗。既然“静”是禅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那么禅诗的内容便多是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荀子对语言美的认识浅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修辞学习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这是荀子在《大略》中对美的语言所发出的赞叹。他对语言美的认识很有见地,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坚持"言必当理" 荀子把"言必当理"(《儒效》)看作语言美的首要标准。他认为,语言的本质是社会的,它一经社会"约定俗成"(《正名》)以后,便有了客观内容和社会内存。这是荀子的一个卓越的进步观点。在对美的认识上,荀子从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出发,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心有征知"(《正名》)的结果。因此,他认为凡是人都具有共同的美和美感。尽管语言丰富复杂,千差万别,然而语言美则存在着一条永恒不变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理",其实质内容就是"礼义",即封建地主阶级的最高道德规范等。荀子认为,语言必须"当理",必须"合于道"(《正名》)才是美的。
论汉语修辞学的发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修辞学习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方法   中华民族   认知意义   修辞学理论   汉民族   修辞规律   研究对象   汉语修辞学   社会活动能力   修辞现象  
描述: 汉语修辞学与其他文化大军一起正叩响二十一世纪的希望之门。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一方面它拥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从先秦“零珠碎玉”般开始,一步步走向发展和完善。现在我们已建立起科学的修辞学理论体系,为今后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作为“年轻的科学”,汉语修辞学将永远是年轻的,它的研究对象和目标决定了它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修辞学与其他科学有广泛的交融性和渗透性,随着社会的进步,汉语修辞学必将获得更充分的文化儒养。我们有理由相信,汉语修辞学一定会在下个世纪取得长足的发展,也可能成为语言学范畴里的领先学科。 展望新世纪,促进汉语修辞学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 一、雄厚的文化底蕴是汉语修辞学发展的基础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两个基础,一个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存在基础,一个是前人不断探索、总结的理论基础。汉语修辞学正好具备了这样的前提。 首先,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精湛的文化宝典,这些历史财富既是汉语修辞学生存的肥田沃土,又是汉语修辞学发展的“能源”基地。修辞学是一门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及其规律的科学,一切言语实践都是修辞学的研究对象。言语实践越丰富、技巧性越强,...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