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晚明传奇中的儒释之辨与信仰俗化——以张大复《醉菩提传奇》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释之辨   张大复   《醉菩提传奇》   信仰俗化  
描述: 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成长的儒释道三教,可以说是古代文化的三大思想支柱。经历漫长的发展和论争,明清时期“三教合流”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潮流。不同宗教间的相互吸收、补充,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维系社会人际的作用,也造就了明清之际民族信仰的多元性。以张大复《醉菩提传奇》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对宗教的态度也是辨证、宽容的,是社会思潮的产物,同时也反映了时代风尚。
山水有境——宋元山水画构图演变及绘画思想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美学思想   边角构图   经营位置   平远构图   全景构图  
描述: 宋元时期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历史阶段,山水画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北宋、南宋、元三个阶段,其构图形式也发生了几次根本性的转变:由北宋以表现自然山水为主的程式化全景式构图转变成南宋以表现局部景色为主的截景式构图和边角式构图,最后至元代多以简练的平远构图为主,从而形成了山水画的最完美阶段。这三个阶段山水画构图,传达出了各自不同的绘画美学思想,由儒家到道家,再由道家转化为禅宗思想,通过儒、释、道三种审美思想在不同时期山水画上的指导作用,使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感受到不同时期从山水画构图上所体现出的绘画审美,感受各个时期文化意识对山水画的渗透融合及不同意境所表现出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流转。
中国画线条变迁的美学旨趣
作者: 暂无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   中国画   线条  
描述: 中国画线条的发展经历了一条由注重写实性的摹仿物象到写意性的自由表达情感的变迁之路,这其中蕴涵着中国式的美学旨趣,这种审美方式的形成思想根源是中国特有的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宇宙观、世界观,同时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受到了不断发展的儒、佛、道思想的影响。
意韵——古琴艺术表现之精髓(下)
作者: 暂无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古琴艺术   琴文化   古琴音乐   儒家思想   音乐美学思想   意韵   大音希声   音乐审美   古琴演奏  
描述: 三、中国古琴的文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人类文化历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儒、道思想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之中,讲求格,把自然理解为生命的统一体,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重视审美方式和追求个人心理体验,强调人对艺术的理解与感悟。历来人们常常认为古琴音乐是最能体现儒、道审美观念精髓的艺术表现形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标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文人品格造就了中国琴人的精神素质。而"静远淡虚""大音希声"的道家音乐美学思想为那些对现
中国传统琴道的精神文化底蕴
作者: 暂无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琴道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一种现实人生的情感体验,并从中熔铸一定的思想感悟。中国传统琴道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典范,其内涵博大精深。儒、道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国传统琴道文化之中,认为自然是生命的统一体,重视审美方式和追求个人心理体验,强调人对艺术的理解与感悟。就古琴音乐而言,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和思想的精髓,而以儒、道两家思想为基础的“琴道”思想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意义,并不止于音乐艺术的价值,而是人文精神的象征。
民族传统是设计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与“北京2008年申奥标志”
作者: 暂无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申奥标志   中国结   传统   太极   申奥主题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值得我们世代探索的宝藏。它基本是以儒、道、释为主干的多元系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富于民族特色的价值观系统和思维模式,在这样的价值系统和思维模式的影响下,也就自然产生了极具民族气质的艺术神髓。北京2008申奥主题深刻体现了传统人文精神,申奥标志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奥运主题招贴创作的成功也同样基于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积淀。这些成功的范例表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传统是设计的根基。
“自然”在中国古代画论中的美学含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人画家   美学概念   修心养性   庄子   张彦远   中国古代画论   逸品   “自然”   美学含义   禅宗  
描述: “自然”,在中国古代画论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概念。其源于老庄,至南北朝时代,被顾恺之运用到中国绘画理论中。唐代张彦远,对其又有发挥性的论述。宋以后,随着禅宗兴起,儒释道的融合,文人士大夫及画家们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在绘画上,就是文人画的兴盛。并逐渐地统治了中国画坛。因此,“自然”这个美学概念,就经常地出现在文艺理论家们的论著中,如司空图、张彦远、严羽、苏轼、袁宏道、董其昌、盛大士、王士慎、袁枚等。“自然”一词,已有了多种含义。但笔者认为,其主要含义有三,即画家们修心养性的根本、艺术思维的方式、品评作品的标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