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建构本土翻译理论的省思与展望
作者: 暂无 来源: 师大学报(人文与社会科学类)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班雅明   台湾   殖民史   二元对立   门槛位置   本土翻译理论   禅宗  
描述: 本论文以台湾的殖民历史及族群分立为研究素材,以儒释道思想,尤其是禅宗,为研究方法的依据,参酌德国文评家班雅明的翻译理论,企图建构可以反映台湾文化主体的翻译理论。在台湾开拓史上,荷兰人及西班牙人根据原住民语言创造拼音罗马字,日本殖民者及国民政府推动国语普及运动。後者压抑被统治者的语言,以树立自己语言的绝对霸权,并美其名为基於共通语言之需要。前者显然注意到语言并非只是讯息的传递,而是与历史文化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来看,翻译的目标,不应仅是两种语言之间语意的转换,应该设定为展现语言中无法传递的部分。但语意之外的层面,大多无法言传,又该如何翻译呢?佛教常以否定二元对立的方式,打破听者习以为常的认知模式,使其得以诉诸直觉,释放丰富多元的样貌。翻译不属於原文,也不属於译文,这种门槛位置使其得以摆脱符号组合的固定模式,展现原属无法言传的部分。
《庄子》与阴阳家
作者: 暂无 来源: 师大学报(人文与社会科学类)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驺衍   大九州   阴阳家   庄子   天下   黄帝   阴阳  
描述: 汉代的道家,实指黄老。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以为道家系取「阴阳之大顺」与儒、墨、名、法,揉合而成的。其中所谓「阴阳」主要是指阴阳家的驺衍学说。 道家书中,《老子》并不兼有阴阳、儒、墨、名、法的思想,《老子》只是黄老学者所利用之经典而已。倒是《庄子》书中有不少篇却具有这样多元的思想,如〈天地〉、〈天道〉、〈天运〉、〈天下〉等篇都隐藏着阴阳家的思想原型。本论文是第一篇探讨《庄子》与阴阳家关系的专着。 《庄子》称「天道运」,即指驺衍的「主运」,「帝王之德」乃驺衍的「五帝德」。〈天下〉篇的「君先臣後」是驺衍的「六亲之施」。〈在宥〉、〈秋水〉篇有似「大九洲」的世界。尤其〈天下〉、〈天道〉的变化、运、数充满阴阳家的系统。而阴阳五行的学说,透过「黄帝」之名,渗透到政治、历法、服饰、乐律之中,《庄子》似有近似的文字。 本论文揭开了《庄子》书中,有关阴阳家思想的线索。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