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孔子对于“礼—乐”论题之探究
作者: 郭梨华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一、前言礼、乐作为文化的象征,是一远自殷、周已存的文化现象,~①周公之"制礼作乐",将礼、乐推向文化社会制度之核心。~②从制度面而言,是依存于宗法体制,将文化与制度相结合,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礼乐表达形式;从社会层面而言,礼是作为一种行为的规范,乐则是情感之抒发与表达,礼、乐共同成为文化的表征,同时也是教养与学习的内容之一。~③"礼一乐"作为一哲学论题,则由孔子揭其序,在《论语》中可以发现孔
孔子生年月日考辨
作者: 黄怀信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孔子   生辰考辨   文献研究  
描述: 关于孔子生年,世有鲁襄公二十一年即公元前552年和鲁襄公二十二年即公前551年两说,聚讼二千年,未得其决。目前较为通行的说法,是孔子生手公元前551年即鲁襄公二十二年周历十月夏历八月二十七日①。近年曲罩祭孔,定为每年公历9月28日。此二说分别是何依据,是否可靠,有必要重作考辨。
孔子的道德之论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 周国林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孔子思想   和谐社会   道德之论  
描述: 谈到先秦诸子中的“道”和“德”,人们首先会想到老子,老子创立的学派被称为道家,他的著作《老子》在后世也被尊奉为《道德经》。事实上先秦诸子都有自己推崇的“道”和“德”,二字并非老庄学说所专有、所独用。孔子有一段名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①孔子对“道”“德”之重视,于此可见。我们所当关注的,是孔子对“道”“德”有哪些具体论述和基本观点,与其他学派尤其是同老子之“道”“德”有何不同,在当今有何启示意义。
孔子造像及其精神内涵探析
作者: 孔德平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文化内涵   孔子造像   精神需求   人物形象  
描述: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的思想学说经过历代补充、改造,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精神支柱、文化正统和思想基础。可以说,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影响力遍及古今中外。其以“仁”和“礼”为主体的思想,至今还闪耀着光芒。 与孔子及其思想日益受到推重相伴随,孔子形像也成为中国历代重要的造像①题材。孔子造像历史之久远、数量之富瞻、形式手法之多样、影响之广泛,在整个中国人物画史上,鲜有可比者。
从帛书《要》篇看孔子“好《易》”的实质和意义
作者: 刘彬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要》篇   中国哲学史   孔子   易学  
描述: 孔子与易学的关系历来是中国哲学史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国学术史的一个公案。传世文献中关于孔子与《易》关系的记载主要有两条:即《论语·述而》:“子日: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以及《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日: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至于《汉书·儒林传》所言“(孔子)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以及同书《艺文志》所云“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则是袭自《论语》和《史记》。
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先生主旨演讲
作者: 暂无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尊敬的许嘉璐副委员长,尊敬的黄胜副省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此时此刻,在孔子故里、在古老的"东方圣城",汇聚了来自世界上16个国家和地区、约86个儒学研究机构近200名专家学者,共享本届世界儒学大会的盛况。在此,我谨代表各承办单位,向莅临会议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诚挚的敬意与谢意!在过去的两年中,围绕儒学的当代地位、现代价值等主旨,我们已成功举办了两
德性与理性:试析《论语》中孔子的教育管理思想
作者: 陈以凤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孔子思想   教育管理   学习精神   道德修养  
描述: 春秋末季,在面临社会人才流散匮乏和孔门弟子难于认同一致的双重危机处境之下,孔子以德性与理性教育并用为根本原则,强化道德修养与学习精神,创立了寓管于教、管教合一的教育管理思想,最大程度上缓解了上述危机,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有用之才。孔子教育管理思想的精髓与现今提倡的教育管理宗旨颇有相合处,我们对此要尽量作合情合理的诠解、创造性的化用。目前学界对孔子教育管理思想的相关研究成果颇丰①,但较少深层的探究。
孔子儒家思想在世界各国的伟大价值
作者: 汤恩佳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全球化趋势席卷世界各国。首先是国际间政治、经济、科技及文化交流的加速扩大及互动,同时也带来了世界多元文化及文明的交流与冲突。孔教儒学作为东方文明的主体及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部分,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如何应对转变,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冲击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推动东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为本世纪世界文明进步做出贡献,正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今天,由中华人民
孔子孝论及其对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研究
作者: 梅良勇   余敏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家庭关系   和谐社会   儒家文化   孔子孝论  
描述: 孝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它已深深地融入炎黄子孙的血液里,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民族文化。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的孝论是儒家孝文化的基础性要素,在中华孝文化的承袭演进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直至今日,孔子孝论中的合理性因素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仍具有重要价值。
天人之学视域下的孔子:以邵雍为例
作者: 王新春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生命境界   孔子思想   天人之学   中国哲学  
描述: 了西周初期所完备起的礼乐文化,再则更为这一浸润着人文精神的文化由人自身那里寻得了其内在真切可靠的价值根基,即“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论语·述而》)的仁,从而在寓作于述的方式下建构起仁礼合一
< 1 2 3
Rss订阅